地名:义和街道 | 隶属:涪陵区 |
行政代码:500102016 | 代码前6位:500102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000 |
车牌代码:渝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70.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因其境内的古玉和(御河)桥取谐音义和而得名。
涪陵市李渡区辖镇。1930年建义和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大山乡并入建义和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15公里,面积70.4平方公里,人口3.8万。有两个轮船码头。319国道过境。辖东岳、马羊、松柏、五福、大鹅、万寿、塔石、长乐、长丰、双溪、盘龙、石二、双黄、芋坝、华严、鸭子、昭坪、珠砂、琴台、增福、王灵、火风、机房23个村委会和宏义、建兴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修造厂、水电厂、食品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蚕桑、柑橘等,特产青菜头。有万寿桥、“涌秀”石刻。鹤凤滩巴人墓群0土有错金铜编钟、错银铜兽头饰件、镂空双龙纹铜镜,错银云水纹铜壶,巴式柳叶剑等。
商周时,境内已有聚落。
春秋战国时,属巴国中心之地。
明代,属涪州谢石里。
清代,属涪州长滩里上四甲。
清末,属涪州第一区大义镇,有义和、大山、大柏树乡、高家镇(今镇安境内)等乡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涪陵县第四区大柏镇及义和、大山2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大柏镇改乡,析大山乡地置镇安乡。
1950年初,属涪陵县第三区(驻李渡镇),置有义和、大山、镇安3乡,其后各乡多次分并。
1992年7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取“弘扬正义”之意而得名,于1992年设立宏义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新建,于1992年设立建新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2年,当地居民表达希望镇压反动势力而使得人民安心生活的意愿,而取名为镇安乡,2005年12月设立镇安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社区有一棵古老的大柏树,于2005年12月,区政府批准设立大柏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处华山坡东面,得名华东村。由原东岳村、华严村合并而成,1949年,东岳村属义和乡,华严村属大山乡,1958年为东岳大队、华严大队,分别属义和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有很多松柏树,故得名松柏村。由原松柏村、马羊村合并而成,1958年为松柏大队、马羊大队,属义和公社,1984年改为松柏村、马羊村,属义和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有很多打米的机器和房屋,人们称之为机房,故名为机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以前此处有一座高峰寺,香火非常旺盛,故取名为高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养殖了很多鸭子,故取名鸭子村。由鸭子村、昭平村合并而成。1949年为鸭子村、大竹村,属大山乡。1958年,为鸭子大队、大竹大队,属大山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的土壤含有很多朱砂,故取名朱砂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山上有很多山岭,层层叠叠,故名石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在战国时期庄子曾来此处讲学,故取名为庄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长江边,故取名为临江村。由原临江村、高坪村合并而成,1958年为临江大队、高坪大队,属镇安公社,1984年改为临江村、高坪村,属镇安乡。2002…[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四季多黄草,而取名黄草村。由原黄草村、龙泉村、深沱村合并而成。1949年为黄草村、龙泉村,属大柏乡,深沱村属镇安乡。1958年,为黄草大队、龙泉…[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很大的一个石堡,而取名石堡村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在春天会盛开很多红色的花朵,非常美丽,故取名红春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