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山镇 | 隶属:铜梁区 |
行政代码:500151109 | 代码前6位:50015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5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3.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45人 |
人口密度:约17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双山镇因境内有仙隐山和掌印山而得名。
双山乡位于重庆市铜梁县西北部,与潼南、大足两县接壤,紧邻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胜地大足石刻,因境内有仙隐山、掌印山而得名。双山乡距县城23公里,距重庆65公里。全乡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1个居委会和88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3万人。全乡处于深丘地带,海拔280——585米,森林覆盖率达45%。近年来,勤劳的双山人民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坚持心贴群众、超常发展,不断开拓进取,有力地推进了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境内盛产优质粮油,“绿色食品基地”闻名遐尔;“优质瘦肉型生猪示范乡”、“波尔山羊繁殖”两大基地推进迅速,目前,已经形
唐长安四年(704年),双山镇境域设双河场,属铜梁县双山镇下辖地。
民国八年(1919年),建为双河乡。
1953年7月,分为双河、小林2乡。
1958年7月,双河乡改双河公社。
1983年7月,改双河公社为双河乡。
1984年12月,双河乡更名双山乡。
2010年11月,由双山乡改为双山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两条小河围绕而成,故得名双河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建设新农村”之意而得名。1950年前系双核想第十七保。1954年由新华村分建新民村寓意“新中国农民”。1958年为新民管理区,1961年为新民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境有两个泉井而得名。双泉村1950年前系双河乡第一保。1951年始名双泉村,1958年更名为双泉管理区,1961年更名为双泉大队。1983年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一沙石弯道名岩湾,而得名。1951年始名岩湾村,1958年更名为岩湾管理区,1961年更名为岩湾大队。1983年更名为岩湾村。2007年,掌印…[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延寿村和拱桥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延寿村1950年前系双河乡第二保。1951年始名延寿村,1958年更名为延寿管理区,1961年更名为延寿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大田村、真理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真理村1950年前系双河乡第六保。1951年始名真理村,1958年为真理管理区,1961年真理大队,1983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群益村和糖坊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群益村1950年前系双河乡第十五保,1951年命名群益村,1958年为群益管理区,1961年为群益大队,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喻坝村、新兴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喻坝村1950年前系第十七保。1951年命名新华村,1958年更名为新胜管理区,1961年更名为新胜大队。19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