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路镇 | 隶属:巫溪县 |
行政代码:500238104 | 代码前6位:500238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8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古路镇因古时通往奉节、云阳、开县的人行古道而得名。
巫溪县辖镇。清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置古路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31公里。面积59.2平方公里,人口2.2万。县道上(磺)塘(坊)公路过境。辖古路、寨河、大龙、青龙、斑竹、白家、彭庄、麻柳、大泉、月亮、长龙、龙坪、观峰、粮坪、得胜、有利16个村委会和古路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油菜子,特产茶叶、桐油。境内煤、石灰石矿产丰富。??.
2024年7月,古路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清朝时期,属羊桥里十四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第三区古路乡。
1955年3月,龙王乡并入古路乡。
1958年8月,古路乡改为古路公社。
1961年4月,古路公社拆分为古路和得胜2公社。
1983年3月,古路公社改为古路乡。
1992年2月,古路乡改为古路镇。
2005年5月后,黄阳乡并入古路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古路镇政府驻地,故名古路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以前驻地旁边有条沟渠名曰古路沟,故名古路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原有一庙观,名叫青龙观,故名青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斑竹较多,故名斑竹村。清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为第三区古市属地。1953年划乡建政时,成立茶元村,1981年更名为斑竹大队,1984年改为斑竹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彭家庄,故名彭庄村。清朝时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属第三区古路乡。1961年成立和平大队,1981年改为彭庄大队,1984年改为彭庄村,成立彭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白姓居民较多,故名白家村。清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为第三区古市属地。1953年划乡建村,成立兴隆村,1958年改为兴隆大队,1981年更名为兴隆…[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麻柳树多,故名麻柳村。清朝时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属第三区古路乡。1961年成立麻柳大队。1984年改为麻柳村,成立麻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内有一泉水四季不干,故名大泉村。2001年建制调整,将原来的大泉村、月亮村、双坪村合并为现在的大泉村,成立大泉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该村因工作出色,取得土改胜利,故名得胜村。…[详细]
观峰村位于巫溪县城西部,村内耕地面积3008亩,林地面积6720亩,森林覆盖率达71%,生态良好,风光优美。 观峰村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饮…[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山梁较长,且有一龙洞,故名长龙。清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属第三乡古路乡。1961年分长龙大队,1984年改长龙村,成立长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境内有一消水洞称之为喷水龙王,且地势平坦,故名龙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大小黄阳坝而得名黄阳村。清朝时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属第三区古路乡。1953年划乡建政,自古路分出成立黄阳乡,辖黄阳、小立、万乐3个村。195…[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联村与康乐村合并时两村各取一字,故名中康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龙洞,泉水长流,故名龙泉村。清朝时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属第三区古路乡。1960年成立龙泉大队。1984年改龙泉村。2001年龙泉村与高寨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后,万民欢乐,故立万乐村。清朝时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属第三区古路乡。1953年成立万乐村,1958年改为万乐大队,1987年改为万乐村,2001…[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金碗池和四脚鱼,两地各取一字,故名金鱼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