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菱角镇

地名:菱角镇隶属巫溪县
行政代码:500238115代码前6位:500238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58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9.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27万人
人口密度:约42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前后,菱角镇一带水田居多,田上长满菱角而得名。

基本介绍:

巫溪县辖乡。清属通城里第五甲,民国属白赶乡,1953年置民主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菱角公社,1983年改菱角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1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1.2万。万(县)(巫)溪公路横贯乡境。辖盘龙、麒麟、老林、九丘、鱼堰、菱角、石安、三乐、桂花、新民、望坪、红岭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油菜子,特产柑橘、桐油、向日葵。养殖以生猪、桑蚕、家禽为主。??.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属大宁县通城里第五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巫溪县第三区白赶乡的六、七、十四保。

1955年5月,白赶乡并入民主乡。

1958年8月,白赶乡与东溪乡合并成立民主公社,改属巫溪县上磺区。

1981年4月,民主公社更名菱角公社。

1983年6月,菱角公社改为菱角乡。

2005年9月,大同乡并入菱角乡。

2024年,菱角乡撤乡设镇,改为菱角镇。

解放碑步行街
大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大湾和桐子园谐音名大同,故而。清属大宁县通城里五甲天星观。民国时属第三区白赶乡。1961年区划调整后成立大同大队。1984年改为大同社区,成立大…[详细]

新民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社会主义新农村,故而得名新民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五甲白赶场,民国时属第三区白赶乡,1961年区划调整后成立新民大队,1984年改新民村,成立新民村…[详细]

石安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石头,“安”安稳祥和,寓意人们的美好心愿。…[详细]

鱼堰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石状如鱼头,其下有堰,故而得名鱼堰村。…[详细]

望乐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来的三乐村和望坪村合并而来,两村名各取一个字而得名望乐村。…[详细]

九盘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来的九丘村和盘龙村合并而来,得名九盘村。…[详细]

菱角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水田居多,田上长满菱角草而得名菱角村。…[详细]

桂花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生长很多桂花树故而得名桂花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五甲白赶场,民国时属第三区白赶乡,1961年区划调整后成立桂花大队,1984年改桂花村,成立桂花村村…[详细]

红岭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红沙岭,故而得名红岭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五甲白赶场,民国时属第三区白赶乡,1961年区划调整后成立红岭大队,1984年改红岭村,成立红岭村村…[详细]

桐岭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桐树比较多,故而得名桐岭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五甲天星观,民国时属第三区白赶乡,1961年区划调整后成立黄岭大队和水注大队,1984年改黄岭村和水注…[详细]

凉水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一泉,冬暖夏凉,故而此地得名凉水村。…[详细]

四坪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托家坪、下阳火坪、望天坪及西坪,故名四坪村。…[详细]

店子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以前从文峰至巫溪县城只有此处有饭店得名店子村。…[详细]

水田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水田较多,故称水田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五甲天星观,民国时属第三区白赶乡,1961年区划调整后成立水田大队,1984年改水田村,成立水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三坪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谭家坪、新屋坪、下朝坪,故而得名三坪村。…[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菱角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菱角镇面积相当:
到菱角镇必去著名景点

菱角镇相关名人

菱角镇特产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