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星乡 | 隶属:巫溪县 |
行政代码:500238208 | 代码前6位:500238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8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38人 |
人口密度:约2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因境内有一种岩石小孔,常年有水溢出,数量较多,人民形容像天上星星一样多的眼孔,俗成天星眼。
巫溪县辖乡。清属石门里七甲,民国属宁厂镇,1953年置中河乡,1958年建中河公社,1981年更名天星公社,1983年改天星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7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0.3万。县道城(厢)万(古)公路过境。辖湾谭、正义、吉王、大兴、木碗、双源、望宁、轿顶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豆类。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二仙山的仙人洞闻名遐迩。??.
清代,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巫溪县宁厂镇所辖。
1949年后,为第二区双河乡辖地。
1953年3月,双河乡划为前河、新民、后河、双鹿及中河5乡。
1958年6月,双河乡改设中河公社。
1981年5月,中河公社更名天星公社。
1983年5月,天星公社改为天星乡。
2005年6月,后河乡并入天星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大溪沟,后溪河于此地汇合,双源合一,而得名双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原有吉王庙,得名吉王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民国为巫溪县宁厂镇所辖。解放初期属巫溪县第二区双河乡辖地。1958年,成立中河人民公社,设龙泉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小地名江池岭,而更名为江池村。清为石门里七甲辖地,民国属巫溪县宁厂镇所辖。解放初期,地属巫溪县第二区双河乡。1958年,成立后河人民公社,设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地名生基坪而得名生基村。清为石门里七甲辖地,民国属巫溪县宁厂镇所辖。解放初期,地属巫溪县第二区双河乡。1958年,成立后河人民公社,设兴合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一山梁形似长龙,故得名宝龙村。清为石门里七甲辖地,民国属巫溪县宁厂镇所辖。解放初期,地属巫溪县第二区双河乡。1958年,设宝龙大队,1984年改宝…[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寒峰槽,地势高,风大而得名寒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西流坪,东高西低,水向西流,而得名西流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境内湾潭溪,更名为湾谭村,成立湾谭村村民委员会,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