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池坝镇 | 隶属:巫溪县 |
行政代码:500238118 | 代码前6位:500238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8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红池坝而得名。红池坝位于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古为万顷池,是楚国重臣春申君的故居,是中国远古“巫文化”、“盐文化”发祥地。林草覆盖率85%,海拔1800-2630米,总面积36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5万亩、草场面积20万亩,是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
500238118001121小河居委会
500238118201220中岗村委会
500238118202220兴合村委会
500238118206220大河村委会
500238118208220铁岭村委会
500238118212220茶山村委会
500238118214220银洞村委会
500238118219220榆树村委会
500238118220220茶园村委会
500238118221220龙台村委会
500238118222220九坪村委会
500238118223220渔沙村委会
500238118224
清朝时期,隶属于大宁县通城里。
民国元年(1912年),隶属于为巫溪县第四区。
1949年12月,为巫溪县第六区辖地。
1958年,设中岗公社。
1983年4月,中岗公社改为中岗乡。
2005年9月,龙台乡、渔沙乡并入中岗乡。
2024年12月,撤中岗乡设红池坝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村内小地名小河而得名。清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年间属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四,五,六保及九保的部分地带。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时,设和平、胜利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其地处三条山梁中间一梁得名中岗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所辖。民国年间为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属地。1958年设中岗大队,1984年改中岗村。2001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希望合村并社后人民能够兴旺合欢,故称兴合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湾滩河发源于该村而得名大河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年间属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属地。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时,设大河大队,1984年改大河村。2…[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厂村与茅岭村合并时,两村各取一字得名铁岭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地有一高约丈许、直径六寸的大茶树,茶叶飘香方圆数里,故称该地为茶香坝,又因四周有山,坡上产茶,人们习惯称为茶山坝,村名由此得来。…[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小地名银洞子得名银洞村。清代为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年间属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属地。1958年成立设田榜大队、核桃大队,1984年改田塝村、核桃…[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其境内很久以前有很大一棵榆树而得名榆树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茶园村是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龙潭,后淤积成台,故名龙台。清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年间属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属地。1958年设龙台大队,1984年改龙台村,2001年龙台…[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九块小坪而得名九坪村。清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年间为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属地。1958年设兴隆大队,1981年更名九坪大队,1984年改九坪…[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淤积平坝,土质肥沃,生长榆树、杉树,故称榆杉坝,后习惯写为渔沙坝,村名由此得来。…[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金家坝得名金家村。清代为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年间属巫溪县第四区中岗乡属地。1958年成立渔沙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设寨坪大队、二龙大队、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