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丰镇 | 隶属:凉州区 |
行政代码:620602111 | 代码前6位:6206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车牌代码:甘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028人 |
人口密度:约1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永丰镇因境内有古建筑“永润宫”,且寄寓乐业永丰之意而得名。
永丰镇位于凉州区西部,旧名四十里铺,因境内有古建筑“永润宫”,解放后人民寄寓“乐业永丰”之意而得名。乡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800亩。辖毛沟、永丰、沿沟、大路、四十里、四坝桥、朵浪、朵云8个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82人。乡政府驻在四十里铺集镇。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297万元,财政收入8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有中小学9处,在校学生2614人;有卫生院1处。乡内祖师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西路红军将领徐向前、李先念等指挥作战的地方,是红军血战河西的遗址之一。
按照“依靠科技促速度,增效益;强化基础促发展,增后劲”的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永丰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凉州战役纪念馆原名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位于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堡村祖师宫院内。2008年7月成立,2024年11月13日更名为凉州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由缅怀广场、纪念建筑物
红三十军指挥部旧址(祖师宫)位于武威市城西20千米的永丰镇四十里堡村,是一处夯土台基上建设的土木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时重建,现存主要建筑有观音阁、配殿、无量殿。1936年10月
西汉至三国魏时,现永丰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西晋至十六国“五凉”时期,分属武兴郡晏然县和武兴县。
北魏至隋初,分属武威郡林中县和襄城县。
唐宋年间,分属神鸟县和嘉麟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威县永昌、丰乐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后,属永昌、丰乐区。
1952年7月,属第八区(丰乐)、第十七区(怀安)。
1956年1月,分属五和、怀安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旧水系“毛沟渠”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自然村盛家大路庄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原“躲难城”讹传为朵浪城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朵浪原与朵云是一个大队,后来分队时得名为朵云,取其先有云,后有雨才有浪,争个先后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三坝庙“永润宫”,并取丰收之意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古驿站“四十里堡”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旧水系永渠四坝河上所筑的桥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旧水系“王家沿沟”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