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

地名:大柳镇隶属凉州区
行政代码:620602130代码前6位:62060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车牌代码:甘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630人
人口密度:约38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大柳镇因境内原有古大柳树堡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大柳镇位于凉州区东北部,乡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911亩。辖7个村,即桥坡、大柳、烟房、东社、西社、王城、湖沿村,下设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951人。乡政府驻东社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80万元,财政收入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有中小学9所,在校校学生2080人;有卫生院1所。乡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王城中学校内的魁星阁和十二中校内的关帝庙),王城堡魁星阁远近闻名,“王城堡的社会重打一上来”古语闻名凉州,催人奋进。

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日光温室向二代日光温室的转变,日光温室面积已累计达到792亩。规模养殖稳步发展。建立和

+查看详细大柳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大柳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大柳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威县大柳乡。

1949年9月后,属大柳区。

1952年7月,属四区(白塔)。

1956年1月,为大柳乡。

1958年10月,为大柳公社。

1962年,分设为双树、发放、大柳公社。

1983年7月,设大柳乡。

1986年1月,双树

+查看详细大柳镇历史沿革>>

雷台公园
柳苑新村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柳苑新村社区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桥坡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原陈家桥坡子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详细]

大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原有大柳树堡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详细]

烟房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该地原有制作条烟的作坊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东社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以原大队前身“东沟高级社”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西社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原大队前身“西沟高级社”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湖沿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其境内有小芦苇湖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详细]

王城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地处古村社“王城堡”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还有2个地名与大柳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大柳镇面积相当:
到大柳镇必去著名景点

大柳镇相关名人

大柳镇特产与美食
大柳镇民俗文化
凉州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