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

地名:黄羊镇隶属凉州区
行政代码:620602100代码前6位:62060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车牌代码:甘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58万人
人口密度:约1065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黄羊镇因有黄羊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基本介绍:

武南镇位于市区东南8公里,兰新、干武铁路交汇处。镇域面各84.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207亩。辖1个街道办事处,16个村,即-、百塔、上中畦、下中畦、鲁子沟、小东河、唐新庄、范家寨、花盛、青石、元湖、大河、马行河、宋府、西寨、武南村,下设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0人,其中城镇人口20158人。镇政府驻武南村。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677万元,财政收入115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8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7元。镇区内交通便利,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武(威)黄(羊)公路横穿境内,武南一级公路连通市区和镇区。兰州铁路局武威铁路分局驻该镇,武威南

+查看详细黄羊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黄羊镇(玉米)榜上有名。

2024年7月,黄羊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5年10月,黄羊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西汉至十六国时期,黄羊镇境域分属武威郡张掖县和鸾鸟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1949年9月,分属靖边、张义区。

1952年7月,属第十一区(靖边)。

1956年1月,分属黄羊、二坝乡。

1958年10月,属黄羊公社。

1961年5月,分属广场、二坝、七里公社。

1980年3月,从广场公社划出镇区部分设立黄羊镇。

1983年7月,

+查看详细黄羊镇历史沿革>>

雷台公园
岔路口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黄羊镇发展路与312国道交叉处,故称之为岔路口。…[详细]

新街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3年武威市凉州区在全区成立社区,黄羊镇新街社区所划的管辖范围内有汽车客运站,农行黄羊支行,中心小区,红太阳小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黄羊镇敬老…[详细]

科教园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3年武威市凉州区在全区成立社区,黄羊镇科教园社区所划的管辖范围内有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威七中,黄羊实验小学,农垦电大,及省直农垦科研单位…[详细]

新店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店社区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广场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广场社区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黄羊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古称靖边驿,明清为传驿之站,兼做边堡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黄羊,取清代张玿美《黄羊秋牧》诗意。…[详细]

广场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属原广场公社驻地,更名为广场村。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横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其驻地自然村“周家横沟”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土塔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在建村时,村的东、中及西有以往先人所修建的三座土墩,故取名土塔墩,后改为土塔村。…[详细]

长丰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汉代长城从辖区经过,得名为长城村。后因为与长城乡重名,于1970年改名为长丰村。…[详细]

三河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内建有灌溉水渠第三大坝而取名三河。…[详细]

渠中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黄羊河三干渠自本村正中穿行而过,故取名渠中村。…[详细]

七里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距离黄羊镇靖边驿仅7里,故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详细]

西河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旧水系黄渠三坝河以西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中腰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自然村“于家中腰子”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李宽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宽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唐沟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自然地理实体“滩沟”而得名,后讹称为唐沟。…[详细]

大墩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建有用来防御洪水的堤坝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详细]

新店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世纪60年代,因此地新开设一旅店而取名。…[详细]

峡沟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黄羊水库峡谷口开凿了一条浇灌农田的水沟,故起名峡沟。…[详细]

平沟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一条横沟从村内平缓而过,故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天桥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黄羊河水库下游的黄羊河峡谷中建有一座方便村民通行的铁桥,村民把此桥称之为天桥,故名。…[详细]

严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居民姓氏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详细]

二坝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旧水系“二坝”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详细]

上庄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自然村“王家上庄”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新中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自然村新中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详细]

杨房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居民姓氏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详细]

山泉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居民姓氏和地貌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详细]

荣昌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4年12月正式移交黄羊镇,并起名为荣昌村,象征繁荣昌盛的意思。…[详细]

武威黄羊工业园区

区划代码:~4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详细]


以下地名与黄羊镇面积相当:
到黄羊镇必去著名景点

黄羊镇相关名人

黄羊镇特产与美食
黄羊镇民俗文化
  • 黄羊镇概况
  • 黄羊镇历史沿革
  • 凉州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