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砂岗镇 | 隶属:民勤县 |
行政代码:620621106 | 代码前6位:6206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车牌代码:甘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73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43人 |
人口密度:约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个行政村 |
红沙岗镇因境内多有红沙岩形成的山丘而得名。
地处甘肃省民勤县西部,总面积 5733平方公里。
2005年由花儿园乡改置。
有7个村民小组,145户,1181 人,西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与金昌毗 邻,东与民勤县内地10个乡镇相接,雅(布赖) 金(昌)公路、额(济纳)周(家井)公路和民 (勤)周(家井)公路纵横全境。 全镇经济收入主要靠牧业生产,2002年农业 生产总值1500万元,其中牧业收入900万元,农业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n元。镇区内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盛产锁阳、苁蓉、发菜等珍奇生物。羊存栏1 .2万只,年产羊绒4吨; 驼400峰。出售羊绒、驼绒,增加羊只出栏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一部分农牧民靠邻近唐家沟
汉、北魏、西魏时期,现红砂岗镇境域属宜威县。
北周至隋时,属姑臧县。
唐时,属明威府。
元时,属永昌路。
明时,属镇番卫。
清时,属镇番县,有王姓人在该地开荒圃园,种植罂粟,因烟花繁艳,名花儿园。
1962年5月,建花儿园、西红柳井2牧业大队。
1965年1月,花儿园、西红柳井2牧业大队合并为花儿园牧业大队,为县直属公社级单位。
1983年4月,成立花儿园镇。
2005年9月,撤花儿园镇,设立红沙岗镇。
2024年3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传清代有一位姓王的四川人,在此开垦菜园,种植鸦片,鸦片花儿鲜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清代有一位姓王的四川人,在此开垦菜园,种植鸦片,鸦片花开鲜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周姓人氏居多且村内有口井,故名。2006年设立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红砂岗村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红砂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