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

地名:汉源镇隶属西和县
行政代码:621225100代码前6位:621225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车牌代码:甘K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4.99万人
下辖地区:10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汉源镇因地处嘉陵江支流西汉水上游,系西汉水源头之一,故称“汉源”。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 姜维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 汉源镇地处西和县城中部 ,总面积2.42万亩,总耕地面积1.1806 万亩,平均海拔1500 米。年平均降雨量555.7 毫米,平均气温8.4 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85 天。

【行政区划】 辖14 个村。60 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43869人,其中农业人口15050人,非农业人口28819 ,农村劳动力13056 人。

【五通情况】 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4 个村通电话,10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 各类学校8 所(其中:小学8 所),教师353 人 ,在校学生6299 人,有医院、卫生院2 所,医生197 人,病床152张。

+查看详细汉源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汉源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蜀汉时期,姜维于汉源镇一带首置建威围。

北魏时,置建平县。

隋唐时,为汉阳郡、成州及上禄、汉源县(及白石镇)治。

南宋时,为西和州治。

明初,为西和县治。

清代,为和政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上禄镇。

1983年10月,始设汉源镇。

嘉峪关
南关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南部,所属类别为居民委员会,故取名南关社区。…[详细]

北关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北部,所属类别为居民委员会,故取名北关社区。…[详细]

中山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县汉源镇中部,所属类别为居民委员会,故取名中山社区。…[详细]

凤山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南部凤山村,所属类别为居民委员会,故取名凤山社区。…[详细]

北川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北部,所属类别为居民委员会。…[详细]

朝阳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有古建筑朝阳观,故而命名为朝阳社区。解放后1949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城关公社,1980年撤社设镇属汉源镇,2007年12月成立朝阳社区,该社区是在原…[详细]

黄磨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南部黄磨村,所属类别为居民委员会,故取名黄磨社区。…[详细]

白水社区

白水社区:2024年5月成立。管辖白水桥以北、崆峒街以南、中山路以东、滨河路以西,包括县社家属楼、生资公司家属楼、地税局家属楼、向阳一期、向阳四期、华…[详细]

凤台社区

凤台社区:2024年5月成立。管辖范围为文化广场南街以南、漾水河以西、城南小学以北、中山南路以东。…[详细]

岷郡社区

岷郡社区:2024年5月成立。由原黄磨社区和孟磨村、范庄村等合并而来,管理区域为康复医院至紫气佳苑,含城南向阳小区、城南廉租房、城南安居小区、林场家属…[详细]

北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西和旧城址城门口北口,与南关相映,因其为出入西和城主要关口之一,故称北关。…[详细]

中山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汉源镇中部,故取名中山村。中山村1953年6月为初级社、公级社沿用长达十几年之久,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与北关合并,名为北关大队,1975年与北…[详细]

南关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和县城以前是以钟鼓楼为县城中心,四面以旧城墙为界,该村门于钟鼓楼南面,故取名为南关。…[详细]

凤山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南部,隍城脚下,传说在庙庄王在皇城建国时,因曾落过凤凰,故而取名凤山村。…[详细]

黄磨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传在该地有一水磨归黄家所有,故起名黄磨。…[详细]

白冯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在民国时期,冯氏大户在村中占多数,故取名冯家庄,后与姜席乡分出来的白山社合并,取名为白冯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上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城本天然方邱,高三丈许而中实惟靠西一段有城垣是为人工所筑,宋嘉定十七年,利州路副统制质建威远楼于此,明末庙毁于寇,知县杨应昌移建文庙,城隍庙于此城,今…[详细]

朝阳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县域东部,依山傍水,义为太阳升起的东方,故名。…[详细]

牌坊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查在乾隆年间(公元1763年)有一位女人嫁给周李村(现在的牌坊村)李家,丈夫突然去世,她再没有改嫁,在家里孝敬婆婆、公公,在外敬老爱幼,助人为乐,村…[详细]

任河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地处县域东方,在清朝时出了一个姓任的进士,故此地取名任河村。…[详细]

孟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民国时期县城员外保和堂的一水磨,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无法继续经营,后转让给一直雇佣来年磨的孟姓雇农,从此此磨经营主权属孟家所有,因而此地命名为孟磨村。…[详细]

东山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在县城东面的山上,故名。1949年为永丰大队,1981年属赵五乡,2006年改设村委会属汉源镇至今。…[详细]

范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世纪60年代期间本村有外来姓范人在此落户,故起名范庄村,但在范姓人落户数年里所生育小孩相继夭折,范氏人丁不旺,此后范姓人氏转出本村。…[详细]

五里铺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地处西和县汉源镇南部,离城中心大约五里,故而得名。…[详细]

到汉源镇必去著名景点

汉源镇相关名人

汉源镇特产与美食
汉源镇民俗文化
石峡镇
  • 洛峪镇
  • 大桥镇
  • 十里镇
  • 石堡镇
  • 兴隆镇
  • 苏合镇稍峪镇
  • 卢河镇
  • 西高山镇
  • 晒经乡
  • 蒿林乡
  • 太石河乡
  • 六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