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卢河镇 | 隶属:西和县 |
行政代码:621225114 | 代码前6位:6212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卢河镇因镇政府驻卢河村而得名。
【自然环境】 卢河乡地处西和县城东南部 ,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9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平均气温 7.7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66天。
【行政区划】 辖17个村。94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23767人,其中农业人口22797人,非农业人口907,农村劳动力12440人。
【五通情况】 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7个村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 各类学校 17所(其中:中学1 所,小学13所),教师 149 人 ,在校学生4300 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人,病床4张。
【经济指标】2005年,粮
2024年3月,卢河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1949年10月,设卢河乡。
1958年8月,设为卢河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卢河乡。
2024年,卢河乡撤乡设镇,改为卢河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域有一条河流跨过,早期该村村民大多姓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该村有大量的麻子石,以前叫麻子石现在叫花石,有丰富的花岗岩,故命名为花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杨家大山附近,又在山上故命名为大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历史上最早叫关爷梁,传说关爷在此梁上阻挡土匪,后来转改为草关梁,因村委会驻地在草关儿,故称草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建潮水寺,因而叫潮水村,相传犀牛到四川望月去时在潮水村歇了一下,遂叫歇台寺,后更名为歇台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此地住户大多数姓王,该村地势平坦宽广,故称王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古老的堡子一处,且村民大多姓王,故命名为王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洪武初(1370年)据薛氏墓记载:以武都营于夫长屯守此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早期陈姓人家居住半山上称陈家山上,后与张家磨下合称陈山。…[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中期,有一姓王人士在此地山坡上窑洞居住,起名王家窑坡,民国末年有位县长王汉杰路过此地,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该村有一处温泉,该村因此温泉被命名为汤裕一直流随后改为裕民最后演变为今天的玉明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该村村民大多数姓吕,且经营水磨一个,该村位于玉明村以南,村民称其为上磨,后改为吕尧。…[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从草关发源流至漾水河的河流流过该村,居住此地的人大多数姓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早期该村住户有两大姓氏,即姓丁和姓钱,且这两个姓氏为大户,故命名为丁钱村。现丁钱村住户已无姓丁的人。…[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庄老人介绍,明朝年间,四川省王氏家族搬至此落居,起初现居住为一片荒滩,起名草滩,经后人更正草川。…[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该村被三个自然村(马鞍、刘家沟、散沟)分为三个岔口,故俗称三家岔下,后改名为山岔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考察,当地因石缝里流出一股优质水,后村落称为石泉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