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孟岗镇 | 隶属:长垣市 |
行政代码:410728107 | 代码前6位:4107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
村址位于临黄堤与天然文岩渠之间,传清初有孟氏迁此居住,于土岗之上建村,得名孟家岗。清末因筑堤浚渠,移至今址,沿用原村名,后简称孟岗。
孟岗乡位于长垣县城东9公里,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4.95万亩,辖42个行政村,47万人,绿地面积48.6万平方米,是新乡市、长垣县综合实力较强乡镇之一。
孟岗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就诞生于此,蘧氏后裔遍布海内外,素有“蘧公故里”之称。近年来,历届乡党委、政府抓住有利时机,大搞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全乡经济有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以年均8%的速度快速增长。几年来,该乡先后投资1600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新建了农电站,对全乡农村低压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投资800万元,硬化了乡村道路20余条50余公里;新挖、拓宽河渠100余条;新
2024年7月,孟岗镇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孟岗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蘧伯玉祠石刻位于长垣县孟岗镇伯玉村。年代为明。 蘧伯玉祠石刻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天命元年(1616)属直隶省大名府。
1912年属直隶省大名道。
1928年分属河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长垣县四区郜楼、王楼、孟岗、九棘4乡。
1943年至1945年属滨河县第六区,滨河县撤销后属长垣县第三区。
1946年设孟岗、九棘2镇。
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长垣县孟岗区。
1952年平原省撤销,随长垣县属河南省濮阳专区。
1954年属新乡专区。
1955年随长垣县属安阳专区。
1958年撤区,设孟岗人民公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由孟氏建村于土岗上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孟岗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孟岗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李、户二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孟岗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0年建李户寨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李户寨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郜氏在此建楼储粮,人称郜楼。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郜楼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郜楼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原名裘村,为裘氏所建,后村侧建了一座大元帅墓丘,成了墓丘侧之村,被易名为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依一小河建,以距县城十五华里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十五里河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十五里河村民委员会,属孟岗…[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田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田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田庄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步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步寨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步寨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焦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焦寨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焦寨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依造纸坊建村,得名纸坊,后演为纸房。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纸房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纸房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赵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赵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赵庄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原名蘧公村,说春秋时期,卫国有贤大夫蘧瑷居于此,世人尊蘧瑷为蘧公,称村为蘧公村,蘧公字伯玉,在古时是高官世人不愿也不能直呼其名和字,故有尊称公代之…[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氏建村,原名张家庄,因村香火旺盛,被易名为香里张。…[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候石头村是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孟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张氏建村,因村庄规模小,得名张小寨。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六里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63年建张小寨大队。1983年改为张小…[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尚氏建村,因村庄规模小,得名尚小寨。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六里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63年建尚小寨大队。1983年改为尚小…[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因距离县衙六华里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六里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六里庄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石头村是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孟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前石头庄,因大水冲了一副二郎神架,建了二郎庙,香火极盛,庙名盖过了村名,得名二郎庙。…[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九棘村中南部的一道街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九棘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九棘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3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陈氏建村,初名陈寨,因重名,1964年此地搞区划,以其位于九棘镇西,改成西陈。…[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孔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苇园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73年建孔村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孔村村民委员会,年属孟岗…[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芦苇坑侧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苇园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苇园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王氏建村,因建村时位于姬堂北侧,名后王庄,后因村庄发展过大,得名大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杨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杨寨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杨寨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冯氏建村于河湾处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冯湾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冯湾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张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张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张庄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属孟岗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由孙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张庄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0年改为孙寨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孙寨村民委员会,属孟岗…[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名来自于1951年石头庄处修筑溢洪堰,有几村有碍溢水,将其迁入了溢洪堰南圈堰内,因有村一同迁入,按位置将其取了共同的名字,堰南,后取谐音改埝南。…[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翟氏建村于荒野之中而得名野寨。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野寨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野寨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9年…[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吴氏建村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九棘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九棘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3年由九棘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一个石匠,极爱石头,建村后,就以石头作为了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石头村是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孟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九棘村北部的一道街而得名。1949年属长垣县第三区。1958年建九棘生产大队,属孟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九棘村民委员会,属孟岗乡。2003年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清顺治年间陈纪云所建,名陈寨。1946年九棘设镇,因位于镇北部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