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该地位于古蒲城西而得名。

位于长垣县城(古蒲城)中部偏东,故名。

位于古蒲邑之南,故名。

办事处位于长垣(古蒲城)县城北部,故名。

原名常兴集,元末遭兵燹,渐废。明洪武年间魏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改称魏庄。

传村内道路均呈“丁”字形,丁丁相连,得名丁联,后以谐音改称丁栾。

传为汉初功臣樊哙后裔所建,以其祖樊哙官至右丞相,命村名樊相。

恼里原名匡城集。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村处滩头。因方言称滩头为河脑,后演称恼里。

传明初常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姓临堤建村,名赵堤。后村东建东赵堤,易为西赵堤。因镇政府驻赵堤(现分东、西赵堤)而得名。

村址位于临黄堤与天然文岩渠之间,传清初有孟氏迁此居住,于土岗之上建村,得名孟家岗。清末因筑堤浚渠,移至今址,沿用原村名,后简称孟岗。

明洪武二年(1369),大批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居住,因村小、房少、人多易满,称满村。后因与前满村相对,改称后满村。

据清嘉靖《长垣县志》载:“该村原名苗祭(zhai)城”。又据《水经注》载:“祭城,春呵镏4蠓蚣乐僦兀弥芳次始莱蔷芍贰薄:笥忻缧涨ň佑诖耍泼缂莱牵笠孕骋艏虺泼缯?/p>

明洪武年间,张氏三兄弟由山西洪洞移民至此,建村筑寨,得名张三寨。

传古代村寨呈正方形,四边皆有一华里,故名方里。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