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白道口镇

地名:白道口镇隶属滑县
行政代码:410526102代码前6位:4105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车牌代码:豫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14.1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3万人
人口密度:约55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白道口地处黄河故道,据《水经·浍水注》载:“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溢,通濮济黄渎”,“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据《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河水,以水长垣之外也。金堤即建,故渠不断,尚谓之白马渎。”梁惠成王十二年,筑金堤抵御水患时,这里是一个渡口,又因几户姓白的人家在此以摆渡为生,故人们将渡口称为白家渡口,后演变成白道口。王道口、谢道口等均以黄河渡口命名。

基本介绍:

白道口镇位于河南省滑县东北部黄河故道的金堤之畔,距县城24km,东望濮阳、北接内黄、西向大丕。106国道和新(乡)濮(阳)公路在镇中交汇,是连接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交通要塞。镇政府驻地为白道口集,是濮阳、内黄、浚县、长垣、滑县五县著名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城总面积11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

全镇辖46个行政村,395个村民小组,13298户,6.3万人,基层党支部78个。白道口镇历史悠久,平原广袤,物产丰饶,交通辐辏。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还有大枣、苹果、梨、杏、食用菌是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区,畜牧养殖业异军突起,高效农业发展迅猛。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形成

+查看详细白道口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白道口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3月,白道口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2月,白道口镇被评选为安阳市2025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白道口镇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0年5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白道口镇为第四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李明德烈士碑

李明德烈士碑位于滑县白道口镇白道口村,年代为1957年,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同治年间属仁寿乡。

宣统元年属广通区(东北区)。

1930年属滑县五区。

1940年,区北部划归高陵县四区。

1949年,部分回滑县。

1949年,白道口成立二区。

1957年建白道口乡。

1958年改乡为人民公社。

1983年复称白道口乡。

1987年,撤乡建镇。

滑县明福寺塔
白马坡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个村均在白马坡附近,故名白马坡村。1958年建队,称大刘营大队,张林庄大队,属滑县白道口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称大刘营民委员会,张林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白道口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唐代这里是黄河的一个渡口,白氏人家在此落户,并管理着此渡口,故得名“白家渡口”,后沿革为“白道口”。…[详细]

东英公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隋末瓦岗军将领徐世绩字茂公,曾在此屯居,投唐后被封为“英国公”,人取村名“英公”,1958年以方位取名“东英公”。…[详细]

后吾旺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于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于成同六个儿子自山东省泰安府东卫县于家林迁居于此。南临金堤,北靠硝河,地势之阔,必然兴旺,故取村名“吾旺”,又因南面有…[详细]

周街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2年以前和民寨是一个行政村,以后因村西南部姓周的人数多,起名“周街”。…[详细]

前安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修建金堤时,在此以蓆为庵搭有工棚,后又迁民于此,取名“蓆庵“,沿革为西安,由于和后西安相对,故又改名前西安,1948年改为前安。…[详细]

民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地宋代是个古战场,在此作战的将领,摆下“迷魂阵”,清末村民围村修了寨墙,故取名“迷魂寨”,后又逐渐演变成民寨。…[详细]

许村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代永乐年间,许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详细]

杨店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杨、高两性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取名杨高村,后因杨氏户多,更名杨店。…[详细]

后安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修金堤时,在此搭蓆菴为工棚,后因迁民于此取名“蓆菴”,沿革为“西安”。因有“前西安”改名为“后西安”,1958年简称“后安”。…[详细]

西河京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河京原属黄河故道,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取名“河境”,又因村东有一河流,称西河境,后演变成西河京。…[详细]

李村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李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以姓氏取名李村。…[详细]

蔡胡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洪武年间,蔡氏和胡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蔡胡”。…[详细]

王庄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同治滑县志》记载,五代时期,后梁大将王彦章曾在此屯兵,有十二眼井古址。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洞县迁民于此,以王彦章姓氏取名“王庄”,后因重名,1981年…[详细]

刘营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氏兄弟三人从北京北长寿村迁居于此,以姓氏取名“刘家营”后演变为“刘营”。1981年恢复原名“刘家营”,2003年改为“刘营”。…[详细]

东桃园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地昔日有一桃园,后来人们移居于桃园东,故取名“东桃园”。…[详细]

东安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时期,安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因东西两处居住,东部取名东安。…[详细]

西安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安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分居两处,后形成两村,在西,按姓氏取名西安村。…[详细]

郝村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郝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以姓氏取名郝村。…[详细]

黄村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昔日有一桃园,故名“南桃园”,因朱氏人口增多,以朱氏改名为“朱家村”后来黄姓人口增多,故取名“黄村”。…[详细]

崔郭庄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居住有郭姓、张姓人家,取名郭庄,后崔姓人家从东安村迁居于此,后张姓逐渐消失,崔姓叫崔庄,郭姓叫郭庄,分为两个自然村,最终合并取名为崔郭庄。…[详细]

北留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刘、程二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因刘姓人多,取名“刘屯”,因南边还有刘屯,改名北刘屯,沿革为“北留”。…[详细]

前留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北留村的居民分居于此,取名“前街”,1958年命名为“前留”。…[详细]

郭留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北留村的居民分居于此,因位于北留村以东,取名“东留村”,后因村中郭姓人口多,更名为“郭留”。…[详细]

孟村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孟姓取名孟村,现在孟姓已绝,仅有“孟坟”可证,仍名“孟村”。…[详细]

西小寨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代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民于此,因人烟稀少,取名小砦,后因东边村取名东小寨,故改名为西小寨。…[详细]

东小寨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代初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人烟稀少,取名小砦,后因西边有西小寨,故改名为东小寨。…[详细]

六十婆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初期,元军在此洗劫后,王氏兄弟五人由北京大兴县长寿村迁移路过此地,不幸将小五丢失,后由该地六十岁婆婆收养,成人后与其女儿结婚,故取村名“六十婆”沿…[详细]

石佛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叫“徐固村”,因村内有尊石佛像,以石佛代替村名。1981年更名为“石佛”。…[详细]

冯村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冯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名冯村。…[详细]

李营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叫周家营,明朝永乐年间李姓、张姓、碗姓、杜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李性人多,改名李家营,后又叫“李营”。…[详细]

陈营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末年(1900),当时有一陈姓大户,故名陈家营。后因陈姓人少,于1908年改名陈营。…[详细]

幸福村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文相近、村庄相邻、幸福平安,故名幸福。…[详细]

吾旺村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于氏家谱》记载,在明永乐年间,于成同六个儿子自山东省泰安府东卫县于家林迁居于此,南临金堤,北靠硝河,地势之阔,必然兴旺,故取村名“吾旺”。…[详细]

赵湖村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昔日此地系白马坡,坡内积水成湖,后来赵姓人家落户成村,以方位取名“赵湖”…[详细]

桃园村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此地昔日有一桃园,后来人们移居于桃园,故取名“桃园”。…[详细]

河京村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文相近、村庄相邻、民俗相同,故名河京。…[详细]


以下地名与白道口镇面积相当:
到白道口镇必去著名景点

白道口镇相关名人

白道口镇特产与美食
白道口镇民俗文化
滑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