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慈周寨镇

地名:慈周寨镇隶属滑县
行政代码:410526110代码前6位:4105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车牌代码:豫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4.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07万人
人口密度:约63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滑县志》载: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春,韦城(县东南妹村)人翟让起兵于东郡瓦岗寨时,曾在瓦岗寨东北四公里的地方设济贫处,赈济饥民,后发展为村镇,取名慈周寨,取慈善苍生,周济天下之意。

基本介绍:

慈周寨乡位于滑县的南部,距县城30公里,是滑县的南大门,全乡总面积64.5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8万人,6.8万亩耕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利灌溉设施齐全,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丰富。阿深高速纵贯全乡,高速入口得天独厚,省道213、307在此交汇,交通非常便利,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慈周寨乡是有名的特色蔬菜之乡,特色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大棚蔬菜产量丰富,品种齐全,全部为质量上乘的无公害农产品。后柿园村的蔬菜市场、慈周寨政府驻地的瓜果市场吸引了周边几个市县的客户前来交易,辐射面积达几百公里。2002年慈周寨乡被河南省农业厅、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

+查看详细慈周寨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慈周寨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慈周寨镇(圣女果)榜上有名。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慈周寨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慈周寨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慈周寨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慈周寨镇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4年4月,2024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慈周寨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明初,属滑州白马县。

明洪武三年(1370)撤销白马县,降滑州为滑县。

慈周寨属北直隶大名府滑县安民乡迁石村里。

清雍正三年,改属河南卫辉府。

清宣统元年(1909),慈周寨属东南二区(广工区)。

1940年,卫南县建立,慈周寨为卫南县一区,即为慈周寨区。

1949年,卫南县并入滑县,慈周寨为滑县九区。

新中国成立后(1945),先改区为乡,得名为慈周寨乡。

1958年8月,改乡为慈周寨人民公社。

1983年改公社

+查看详细慈周寨镇历史沿革>>

滑县明福寺塔
慈周寨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瓦岗农民起义》记载,隋末翟让领导农民瓦岗军抵御隋朝统治,智袭南运河,从官府手中夺得大量粮食和其他军需品,建立了东西仓。并在瓦岗寨的东北角和西南角设…[详细]

北李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李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本乡李白社村,因姓李取名李白社。至清雍正年间,李太保从李白社迁居于此,取名“李庄”。因李庄居慈周寨集市北面,于19…[详细]

小果园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年间,徐尚贵在此看护果园,后带领全家从朱吴娘寨迁居于此,取名“小果园”。二普时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详细]

高家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高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高怀秀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名“高家庄”,1958年简称“高庄”。因与老店镇高庄重名,为了区别名称,1981年批准恢…[详细]

尚寨第一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寨起义军中一名姓尚的将领迁居于此,因尊重瓦岗寨之义,得名“尚寨”,又为防洪抗敌,护村筑寨。村有寨,又以尚氏居住在先,故得名“尚寨”。…[详细]

尚寨第二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寨起义军中一名姓尚的将领迁居于此,因尊重瓦岗寨之义,得名“尚寨”,又为防洪抗敌,护村筑寨。村有寨,又以尚氏居住在先故得名“尚寨”。…[详细]

尚寨第三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寨起义军中一名姓尚的将领迁居于此,因尊重瓦岗寨之义,得名“尚寨”,又为防洪抗敌,护村筑寨。村有寨,又以尚氏居住在先故得名“尚寨”。…[详细]

郭屯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军派姓戈的来看守瓦岗寨点将台,瓦岗军撤离后他搬家于此,取名“戈宅”。后姓戈的绝户,姓郭的从上官镇大槐树迁居于此,更名“郭屯”。…[详细]

西连屯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中一名梁姓大将迁居于此,取名“梁家屯”,后来人口增多,东西分居,两头相连,此地居西,改名“西连屯”。…[详细]

东连屯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中一名梁姓大将迁居于此,取名“梁家屯”,后来人口增多,东西分居,两头相连,此地居东,改名“东连屯”。…[详细]

枣科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因此地有一棵枣树,以枣树得名“枣棵”。…[详细]

郝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永乐年间,郝氏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村名郝庄至今。…[详细]

南尹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始祖尹自有从长垣县韩屯迁居于此,取名“尹庄”。因与牛屯镇尹庄重名,1981年经安阳行署47号文批准更名为“南尹庄”。…[详细]

前李方屯第一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李方屯第一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慈周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前李方屯第二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李方屯第二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慈周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后李方屯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李氏两家从山西洪洞县李屯迁居于此分居两处,为纪念祖居庄名,居于北面的为“后李方屯”。…[详细]

寺头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寺头村全称寺耳头村,据先辈传说村南有一寺叫柏林寺,寺左边和后边均有一村。寺左有一村像是一耳,寺后有一村像是头,后因慌乱把寺后合为一村,得名寺耳头村。后…[详细]

南李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李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仍取名“李庄”,因慈周寨村南北有两个李庄,后按方位,改称“南李庄”。…[详细]

陈魏寨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陈氏与魏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分别迁居于此,以张三寨分别得名陈寨、魏寨,后因两村相距较近,合为陈魏寨。二普时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详细]

前大寨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代末年,瓦岗寨起义军为了抵御隋代统治者,在此处筑了三个大寨,看守的三家分居前、中、后三处,因该处居最南面,故称前大寨。…[详细]

中大寨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代末年,瓦岗寨起义军为了抵御隋代统治者,在此处筑了三个大寨,看守的三家分居前、中、后三处,因该处居中,故叫中大寨。…[详细]

后大寨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代末年,瓦岗寨起义军为了抵御隋代统治者,在此处筑了三个大寨,看守的三家分居前、中、后三处,因此居后,取名“后大寨”。…[详细]

牛吴娘寨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中,一名大将家属姓吴在此落户,取名“吴娘子寨”,后来姓牛的迁居于此,且人口逐渐增多,分居南边,取名为“牛吴娘寨”。…[详细]

朱吴娘寨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中,一名大将家属姓吴在此落户,取名“吴娘子寨”,后来姓朱的也迁居于此,且人口逐渐增多,分居北边,取名为“朱吴娘寨”。…[详细]

王吴娘寨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中,一名大将家属姓吴在此落户,取名“吴娘子寨”,后来姓王的迁居于此,人口逐渐增多,分居西边,取名为“王吴娘寨”。…[详细]

林自头第一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林自头第一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慈周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林自头第二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林自头第二村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慈周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九女岗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黄河泛滥,有九女乘水缸漂流于此,赘婿立祖,后聚民成村,故名“九女堽”,由于人口逐渐增多,部分人移居西园,取名“西九女堽”。…[详细]

东九女岗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代年间黄河泛滥,有九女乘水缸漂流于此,赘婿立祖,后聚民成村,故名“九女堽”,由于人口逐渐增多,部分人移居西园东,取名“东九女堽”。…[详细]

方易寨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代时期,此地属黄河南岸,四面八方的人在此进行物品用具交易,故名“方易寨”。…[详细]

小岗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时,因此处有一土岗,故村名“小岗”,后演化为“小堽”。…[详细]

前柿园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朝真观》碑文记载,原名盖村,因有响马截杀官兵,断截国家皇饷,皇帝传旨抄袭盖村,知息者搬迁至柿园分南北两处居住,因该处居柿树园南面,按南为前北为后的…[详细]

后柿园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朝真观》碑文记载,原名“盖村”,因有响马截杀官兵,断截国家皇饷,皇帝传旨抄袭盖村,知息者搬迁柿园分两处居住,因该处居柿树园北面,取名“后柿园”。…[详细]

叶河道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本村先祖,从山西迁到此地,此地原来四周荒芜,寸草不生,俗称西沙窝。后因黄河水漫,土质变为青沙,取名黄河道,因叶姓人居多,改称“叶河道”。…[详细]

孙白社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系汉堤南沿黄河渡口处,原户姓白,故名白社口。明洪武年间,孙姓也迁居于此,白姓绝后,而黄河南移,名“孙白社”。…[详细]

李白社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系汉堤南沿黄河渡口处,居户姓白,故名白社口。明洪武年间,姓李的也迁居于此,白姓绝后,而黄河南移,名为“李白社”。…[详细]

毛白社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系汉堤南沿黄河渡口处,居户姓白,故名白社口。明武年间,姓毛的也迁居于此,白姓绝后,而黄河南移,名为“毛白社”。…[详细]

闫家庄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柴胡寨刘二秀之女与其阎姓丈夫不睦,迁居娘家菜园(现阎庄村内砖井为记),其去世后在阎庄西头立下碑传“刘氏祖茔”,流传后世,阎氏两子命村名为“阎庄”,…[详细]

柴胡寨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柴胡寨过去处于黄河滩。宋代年间,村民由长垣县迁入此地,因此地四周三方都是砖屯土窑,烧砖用木柴、禾草,故称柴胡寨。…[详细]


以下地名与慈周寨镇面积相当:
到慈周寨镇必去著名景点

慈周寨镇相关名人

慈周寨镇特产与美食
慈周寨镇民俗文化
滑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