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

地名:后河镇隶属内黄县
行政代码:410527104代码前6位:4105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车牌代码:豫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74万人
人口密度:约31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3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据传,该村系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民建村,因地处黄河故道北侧(俗称南为前,北为后)故以方位取名北后河,日久演变为后河。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北后河。

基本介绍:

后河隶属河南省内黄县,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耕地8.2万亩,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位于县域的中东部,与国家级园林城、优秀旅游城、世界最佳人居环境——濮阳市区一地之隔,携手相邻。

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公路、铁路相互交织,道路四通八达。濮鹤高速穿境而过,汤台铁路和省道S303线贯穿东西,省道S213线纵贯南北,镇区离濮鹤高速路口和阿深高速路不足5公里,距濮阳市区只有6公里。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红枣面积7.6万亩,常年产量3500万公斤,枣林覆盖率93%,是河南省无公害大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花生4万亩,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尖椒3.5万亩,年

+查看详细后河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后河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9月,后河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3月,后河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2月,后河镇被评选为安阳市2025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2024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后河镇为2024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后河镇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枣相情红枣)。

历史沿革:

1949年隶属内黄县第三区。

1957年始建后河乡。

1958年改建后河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后河乡。

1998年撤乡设后河镇,沿用至今。

颛顼帝喾陵(二帝陵)
白条河社区

白条河社区:2024年4月成立,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2.8万亩,居住3800人。…[详细]

后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系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民建村,因地处黄河故道北侧(俗称南为前,北为后)故以方位取名北后河,日久演变为后河。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后河”…[详细]

土镇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十二年(1414),赵姓始祖自山西洪桐县土镇村迁居此地,沿用祖籍村名仍称土镇村。1958年,全村搬入杨堌村,与杨堌合成一个村,改名合杨镇。195…[详细]

杨古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城布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永乐三年(1406),从山西洪桐县迁民居此,形成村落,与周围村庄贸易成集,村名叫城市集。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成姓从河北省大名迁来,居于城市…[详细]

丁村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丁姓自山西洪洞迁来建村,故取名丁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丁村”。…[详细]

七丈古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七丈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元方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初程耿二姓自山西洪洞迁此落户,形成村落。当时使用的钱币是铜钱,外圆里方,取富贵之意,以钱命名,故名元(圆)方。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四十年(1562)刘姓先祖刘皋、刘曾自清丰县土阮村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称刘家庄、刘庄。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刘家庄”。…[详细]

安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庄本来是东乜固的一部分。1865年,周围几个村集资在东聂固修寨,因村民居住分散,北部安姓村民为坑塘所隔,修寨时为减少工程量,将北部的安姓村民留在寨外…[详细]

东乜古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乜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王院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七年(1528),王銮,字山治,自六村乡后化村迁来居此,因在乜堌集(东乜堌)以西,又是王姓建村故称西王院。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详细]

西乜古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乜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李家庄”。清道光十八年(1838)所立李氏祖墓碑文记载: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桐县迁于开邑,在沙丘向…[详细]

小徐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徐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王辛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历史悠久,原为南北两个村,后因南村地势较低,易遭水害,迁入北村,村名称新庄。又因村中王姓较多,改称王新庄。民国以来逐渐简略演变为王辛庄至今。清嘉庆十…[详细]

大柴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位于硝河坡,沙碱土地,粮食收入甚微,人们大多以卖柴为生,故称柴村,后以规模称大柴村,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柴村”。…[详细]

店当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及家谱记载,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民建村,因位于原濮阳至汤阴的大路旁,来往客人在此留宿,且店主售卖烘烤食品“火烧”故名火烧店。后因1941年日寇进村,…[详细]

河道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十二年(1414)王姓兄弟3人自山西洪洞迁来,老三迁此定居,因此地是黄河故道,所以称河道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详细]

加河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加河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东路州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路州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路州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路州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李后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代有一位李姓官员封侯于此,故有李候之称,后演变为李厚,1982年更名为李后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李厚村”。…[详细]

马张古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张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牛张古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牛张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王张古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张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崔张古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张古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堤口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碑记载,村原名兴隆庄,座落在古黄河堤上,因临大堤路口,兴隆庄慢慢没有人叫了,大堤口便成了村名,后简称堤口,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详细]

余庄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因余姓居此建村,故称余庄,沿用至今。清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小余庄”。…[详细]

桑村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历史悠久,原有牛尹两姓,种有桑树园,并有三棵老桑树,故称为桑村。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桑村”。…[详细]

仗保里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仗保里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仗保外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仗保外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还有2个地名与后河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后河镇面积相当:
到后河镇必去著名景点

后河镇相关名人

后河镇特产与美食
后河镇民俗文化
内黄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