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柳格镇

地名:柳格镇隶属清丰县
行政代码:410922104代码前6位:4109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车牌代码:豫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4万人
人口密度:82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程、张、林、牛、郝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因此地柳树成林,格地成方,故名柳格。清末兴集,改称今名。

基本介绍:

柳格镇位于清丰县城东南,南邻濮阳市区孟珂乡,北邻清丰县城关镇,东与双庙乡接壤,老106国道贯穿西部乡域,总面积41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3.4万人。4.3万亩耕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柳格乡处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高,有天然潴龙河和人工开挖的渠村灌溉区东一干河,总长达40里。农作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等。畜牧养殖业主要饲养肉鸡、小尾寒羊,是濮阳市最大的肉鸡饲养基地。境内人民勤劳、善良、智慧、擅长铁木器加工,他们的足迹遍布山南海北素有“铁木之乡”之称。

投资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老106国道贯穿

+查看详细柳格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0年属清丰县第一区。

1950年改称清丰县第八区。

1956年设立柳格乡。

1958年改称柳格公社。

1964年改称柳格区。

1968年复称柳格公社。

1984年复柳格乡。

2024年改置柳格镇。

单拐革命旧址(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
柳格集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本村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程、孙、张、林、牛、杜、郝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当时柳树较多,格地成方,取村名柳格,后兴集市,…[详细]

前张家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二十二年(1389年),程、孙、张、林、牛、杜、郑、马姓等姓迁居柳格一代定居。因当时该地柳树较多,取名柳格。后兴集市,故取名柳格集。张氏家谱…[详细]

牛杜家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牛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由牛、杜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起村名为牛杜家,故名。…[详细]

东赵店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此地原有南北大道,道旁有一赵兴经营的客店。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客店东,取村名东赵店,故名。…[详细]

前荣花树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很早之前,此地荣花树颇多。明洪武年间,王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弟在前立村,兄在后立村,分别取村名前荣花树、后荣花树,故称。…[详细]

后荣花树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很早之前,此地荣花树颇多。明洪武年间,王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弟在前立村,兄在后立村,分别取村名前荣花树、后荣花树。故名。…[详细]

五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丰县志》记载,五城原名孙固城,废城址,皇姑庙遗址尚存,因驸马姓孙名固在此筑成。城中原有看花吕观音寺文庙等,还有七十二眼井,古历三月十八祖会吸引到…[详细]

城北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五城(孙固城)为中心,周围有四村。分别为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因位于五城以北,得名城北。故名。…[详细]

城西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于孙旧城城西,故取名城西村。1949年,设立平原省,属平原省清丰县第一区。1950年,属平原省清丰县第八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清丰县…[详细]

骆家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骆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骆家,故名。…[详细]

卞家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卞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卞,邓,潘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卞姓较多,取名卞家,故名。…[详细]

八里庄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定居,距县城八里,故取名八里庄,故名。…[详细]

五眼井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张家楼村。宋太祖赵匡胤被困河东时,路过此地,发现一眼口阔筒粗水井(据传此井能供8人同时取水),心感稀奇,随口道:此井世间少有,足五眼井之大。从此,…[详细]

前士子元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明洪武年间,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立村,取村名下固村,后秀才刘占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人称学士。当时村中学子亦多,为人纷纭:南下固(清朝时称谓,相…[详细]

后士子元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明洪武年间,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立村,取村名下固村,后秀才刘占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人称学士。当时村中学子亦多,为人纷纭:南下固(清朝时称谓,相…[详细]

西赵店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原有南北大道,道旁有一赵姓经营的客店。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客店西侧立村,以客店取村名西赵店,故名。…[详细]

高赵店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因赵姓在村西开店,当时高姓人多,取名高赵店。…[详细]

南夏固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夏固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柳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前苏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十五年《清丰县志》记载,因苏姓迁此较早,且只有苏姓居住,村名苏家。据本村杜氏家谱加载,明洪武二十一年杜许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此村,沿用原名,后因…[详细]

后苏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十五年(1676)《清丰县志》记载:很久以前有苏姓居住,村名苏村。本村杜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杜、许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沿…[详细]

大寨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寨,古地名,与濮阳县小寨为邻,故称大寨。由本村刘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张、刘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当地人口众多,取村名大寨。故名。…[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柳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十八户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黄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黄、李、白等十八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十八户。故名。…[详细]

寇家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在此居住的村民多姓孟,村名孟家店。明洪武年间,寇姓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孟姓绝户,遂改名寇家,故名。…[详细]

梁庙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康熙十五年《清丰县志》记载:因梁姓居此,名梁家村。后梁姓绝户,房产皆无仅剩一庙,人称梁家庙,后移民迁此定居,简称梁庙。…[详细]

赵家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赵家村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柳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杨才园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杨氏在此种菜,后人口增多,成村庄,故名。…[详细]

马张寨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敬德带人马南征,计划于江渎庙宿营,因道路不熟,行于此地,问江渎庙何方?答曰:已过一里许。敬德方知涨江渎,遂下令于此驻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详细]

袁家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有彭、张二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彭张村。后来袁姓迁入,且人口剧增,遂改名为袁家。…[详细]


以下地名与柳格镇面积相当:
到柳格镇必去著名景点

柳格镇相关名人

柳格镇特产与美食
柳格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