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

地名:常营镇隶属太康县
行政代码:411627101代码前6位:4116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00.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08万人
人口密度:约70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率兵北征路过此地,在此处安营扎寨。为了纪念明朝功臣常遇春,遂将其扎营的集镇改称常营集,后简称为常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宋朝南渡时常氏迁来怀远,到常遇春已经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蓝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于公元1330年(元朝…… 常遇春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常营镇位于太康县西部,与扶沟县接壤。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6.3万人,辖3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G311国道贯穿境内8公里,乡级公路48公里,村村通柏油路,交通便利;国家化工局太康培训中心、河南油田农场、54635部队农场和太康县农场均驻境内。

常营镇是周口市历史名镇之一,因明初名将常遇春大将曾驻扎此地而得名。历史古迹有夏朝开国王启的五位王子筑台作“五子之歌”讽劝夏王太康的“五子台”遗址,“歌台流响”是旧太康十大景点之一,还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墓等。

常营镇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6.5m,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4.3摄氏

+查看详细常营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常营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7月,常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五子台遗址

五子台遗址位于东经114°38′07.7″,北纬34°07′06.3″,海拨高度62.4米,太康县西常营镇五子王村西北200米处。原台较高,困黄水游没,台已基本平正。面积1500平方米。19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太康县第五区(常营)。

1958年成立常营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常营乡。

1987年改置常营镇。

太康县
常西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率兵北征路过此地,在此处安营扎寨,为纪念明代功臣常遇春,遂将其扎营的集镇改称常营集,后简称为常营。197…[详细]

常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率兵北征路过此地,在此处安营扎寨,为纪念明代功臣常遇春,遂将其扎营的集镇改称常营集,后简称为常营。197…[详细]

常北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率兵北征路过此地,在此处安营扎寨,为纪念明代功臣常遇春,遂将其扎营的集镇改称常营集,后简称为常营。197…[详细]

何常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期有一何姓穷秀才在居住,后何秀才皇榜得中迁走,村人盼其常回家看看,照顾乡亲,取名何常。…[详细]

苏老家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景泰八年(1457)老的苏姓人家迁此建村居住,取名苏老家。…[详细]

前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正德十六年(1506)因位于涡河前面,取名前河。…[详细]

会城寺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会城岗”。明初会城岗村为回城寺,故以寺院而取名。明末更名会城寺,当时建有前后大殿,后中堂被扒掉,但仍有寺庙。…[详细]

葛家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顺二年(1485)葛姓迁此居住,原名葛唐,后更名为葛家。…[详细]

黄集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元年(1368)有一户姓黄的从山西洪桐县迁入此地,原名“五色岗”。后黄姓人丁兴旺,故名黄集。…[详细]

八里庙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嘉靖年间李姓由外地迁到常营集(今常营)北八里地居住,因村南原有一古庙,故取名为八里庙。…[详细]

黄岗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西北邻任寨去淮阳太昊陵途中有一黄土岺,有几户人家定居于此,取名黄岗。…[详细]

赵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光宗元年(1620)赵姓迁此居住,在村周围用砖石建寨墙,取村名赵寨。…[详细]

马集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马姓较多,又起有集市,取名马集。…[详细]

内岗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村内有一土岗,取名内岗。…[详细]

靳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二年(1629)靳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取名靳庄。…[详细]

后姚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年间姚姓在孟庄后面建村居住,取名后姚。…[详细]

前赵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赵姓村民从山西洪洞古槐树下迁至高陵前,取名前赵。…[详细]

后刘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元年(1368)刘姓村民由窦陵岗迁村至此,为与前村村名区别,取名后刘。…[详细]

魏家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二十二年(1403)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几家魏姓在此建村落户,后因魏姓日益兴旺,故取名魏家。…[详细]

大昌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大丰收因仓储粮食,取名大仓。后取昌盛之意,更名大昌。…[详细]

老官王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迁此建村居住,因村中有棵大树,树上有许多“老鸹窝”,取名老鸹王,后“鸹”改成官,演为老官王。…[详细]

牛城岗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时期在西建一牛龙寺,香火很旺,上香的人很多,后成村落,取名牛城岗。…[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天启七年(1627)一名叫刘虎山的在此建村居住,取名刘庄。…[详细]

瓦子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宋时期赵匡胤在此安营扎寨,与贺姓结仇后,夜间突然搬迁带走贵重物品,剩破砖碎瓦,故取名瓦子。…[详细]

寇家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三年(1878)有几户寇姓从平丘寺迁移此地,并建有一所楼房,取名寇楼。1920年楼房倒塌,便更名为寇家。…[详细]

陈大庄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名为“灵子村”。因姚姓较多,改名为姚大庄。明洪武元年(1368)陈姓由凤阳府迁此居住,因陈姓发达兴旺,故更名为陈大庄。…[详细]

张小庄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以种菜为生,因庄小,人少,故取名张小庄。…[详细]

洼李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处有一大洼,原名洼岭。后来李姓来此居住,故更名为洼李。…[详细]

丁村口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丁姓人家迁此建村居住,因西有一大河(黄水沟)并设有埠口,取名丁埠口。后更名为丁村口。…[详细]

和寨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天聪十年(1636)称胡寨。后土匪攻此,北寨墙被打破,村民为保护自己,拿出自己的布画上青砖白灰墙排挂在倒塌的寨墙处。第二天适逢大雾,土匪看到一夜之间…[详细]

高寨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天启七年(1627)有一高姓人家从西华县迁此建村居住,并建有寨墙,后人丁兴旺,取名高寨。…[详细]

五子李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长治县李澄来河南太邑五子台之阳定居,取名五子李。…[详细]

五子王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元年(1368)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到五子台遗址附近居住,取名五子王。…[详细]

邓家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原名邓家村。为纪念蜀王五子,取名五子邓。由于邓姓发展较快,1949年后更名为邓家。…[详细]

万寨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五年(1372)万姓迁此建村。1943年修一土寨,更名为万全寨,后演变为万寨。…[详细]

新庄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最早以前原名“三义村”。因黄河泛滥原村庄被淹,后有各地人迁来此处重新建村,取村名新庄。…[详细]

常营镇特产

常营油桃

常营油桃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的特产。常营镇大力发展油桃生产,成功注册了“华寿”牌油桃商标,打造出了“中国常营油桃之乡”的金字招牌。太康县常营镇是豫东远近闻名的“花果山”。1994年,该镇获悉中国


以下地名与常营镇面积相当:
到常营镇必去著名景点

常营镇相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