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毛庄镇

地名:毛庄镇隶属太康县
行政代码:411627110代码前6位:4116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76万人
人口密度:约129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清嘉庆年间,毛姓由外地迁此居住,后人口增多形成村落,取名毛庄。

基本介绍:

毛庄镇毗邻县城,地处涡河之滨,总面积60万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7万亩,总人口5万余人。106、311国道和许郸铁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毛庄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陶母岗遗址,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处,属龙山文化、商文化遗址,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庄镇自然资源丰富,物阜民丰,土壤深厚肥沃,劳力资源充足,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瓜果、蔬菜等,是我区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油料、蔬菜生产基地,所产无公害蔬菜远销湖南、湖北、安徽、广东等地。

毛庄镇经济发展迅速,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全镇共有企业78个,入库税

+查看详细毛庄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毛庄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毛庄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毛庄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顾佐墓

顾佐墓位于太康县城西南毛庄镇顾庄村南300米,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顾佐墓高9米,周长80米,墓冢为圆锥形。墓前有两根3米高的石头柱,名曰拴马桩。据《中国人名大词典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太康县第一区(城关)。

1995年设毛庄乡。

2000年改置毛庄镇。

太康县
毛庄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嘉庆年间毛姓在此居住,取名毛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一区(城关)。1958年成立毛庄生产大队,属城关公社。1965年划属城郊公社。1983年11月更…[详细]

大刘庄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在村内刘姓为大户。原名为刘二醋,1960年因村名不文雅,刘氏家族在村内又是大户,故取名为大刘庄。…[详细]

后凡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前樊曾是西汉历史人物樊哙的外宅,在前樊北,便取名后樊。…[详细]

前凡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是西汉时期名将樊哙在此建的外宅,为区分后樊,故名前樊。…[详细]

三里桥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民委员会驻地李大桥,距太康县城三里,故名。…[详细]

顾尧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顾尧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蒋店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光绪年间因位于官路边,蒋姓在此开店的较多,故名蒋店。…[详细]

龚楼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龚姓兄弟二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太康县,其兄在太康县独塘乡南边建村称龚营,弟在太康县西七里建村称龚楼。…[详细]

刘化匠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一位刘姓画匠来此地讨饭留宿正在修建的庙宇,工人回家吃饭了,刘姓画家便在墙上画画,这幅画居然画活了,后人为了纪念,便取村名刘画匠村,后演称刘化…[详细]

段庄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为杨庄,明代时段姓从山东迁来此地居住,人丁兴旺,故改名为段庄。…[详细]

黄郭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郭姓迁此建村定居,取名郭庄,清嘉庆十二年(1806)黄姓从外地移居此村落户,村名未改,解放初期,改村名为黄郭庄。…[详细]

西张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张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王隆集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王戌寨。隋杨帝十年(614)有一位名叫王隆的人从外地迁来居住开设饭店。据1970年出土的“王隆墓志铭”记载,明万历年间王隆开设的饭店尚在,王戌寨渐…[详细]

石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石姓从太康高朗迁此定居,取名石庄。后有一富户建楼,别名石新楼。…[详细]

老龙沃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有一富户名叫张发海在此建村,取名张庄。后黄河泛滥,村东北角兰河决堤冲出一深水坑,终年积水不断,后人讹传有龙在此居住,十里八乡村民纷纷赶来烧香…[详细]

耿楼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时,原名为刘楼,后耿氏家族中有人经过科考,取得功名为拔贡(清朝科举制度国子监的贡生),改村名为耿楼。…[详细]

陶母岗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晋名将陶侃母亲葬于此地,其墓冢由于年久形成一大土岗而得村名。陶侃的母亲因战乱不想拖累陶侃,而随着大批流民一起四处流浪,靠讨饭为生,后来流浪到此处病死…[详细]

杨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嘉庆年间原是孔府的外庄子叫孔楼,孔姓的外甥(方城杨氏)住外婆家,孔氏无后,杨氏继承孔氏家业,改村名为杨庄。…[详细]

魏湾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三十年(1388)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村居涡河河湾处,故称魏湾。…[详细]

小刘庄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洪武三十年(1398)刘姓从城郊白塔刘村迁来的此地居住,因村落较小,取名小刘庄。因村前南临兰河,没有桥过河,后来又个教孙洛的人在此出资修了一座桥,为…[详细]

蒋埠口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天启元年(1621)有几户蒋姓从外地迁来此地居住,村落位于黄河古道埠口,便取名为蒋埠口。…[详细]

许楼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康熙五年(1665)许姓迁此建村,定名许庄。后来村中一富户盖了一座楼房,改名为许楼。…[详细]

小新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74年从大李、叶庄、张庄、酒馆各迁出部分农户,组建一个新村,因村名较小,故取名为小新庄。…[详细]

叶庄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嘉庆年间有两家叶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取村名叶庄。…[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毛庄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毛庄镇面积相当:
到毛庄镇必去著名景点

毛庄镇相关名人

毛庄镇特产与美食
毛庄镇民俗文化
太康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