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 > 郑州市 > 荥阳市 > 广武镇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

地名:广武镇隶属荥阳市
行政代码:410182103代码前6位:41018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1 邮政编码:450000
车牌代码:豫A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1万人
人口密度:约52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广武一名源自武牢之战,有“光大武功”之意,故名。

基本介绍:

荥阳市广武镇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荥阳市东北13公里处,北部紧临黄河,地理位置在东经113°69′——113°30′、北纬34°36′——34°58′之间,东西宽11.2公里,南北长14.2公里,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3.1米,最低海拔109米,相对落差119米。共辖40个行政村,272个村民组,总人口8.7万(主要为汉族),自秦汉至新中国建国初期曾设为乡制、县制,被誉为中原第一古镇,同时也是郑州市第一大镇。

镇域地形以枯河为界,分为南平、北山两部分。北部邙岭属浅山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明显。镇内有索河与枯河两条河流,上个世纪60—70年代两河流

+查看详细广武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广武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广武镇上榜。

2024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广武镇为2025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广武镇榜上有名。

2024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广武镇为2024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广武镇榜上有名。

2024年10月,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广武镇位列第813名。

2024年12月,广武镇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24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广武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文化旅游:

寨子峪遗址

寨子峪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寨子峪村北。面积9万多平方米,是一处龙山时代的遗址。遗址地处黄河南岸,上层为白土,下层为红胶泥的三级台地。一级台地的断岸剖面发现有文化层,而且在文化层中采集到有石铲

陈沟遗址

陈沟遗址于荥阳市广武镇陈沟村北200米。遗址分布于敖顶的三个山头,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时代为新石器时代。1934年5月21日至30日,河南古迹研究会陈云路、郭宝钧等人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文

苏寨民居

苏寨民居位于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该院坐东向西,前院的正房(过厅),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高7米,前院北厢房一所,后院正楼一所,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三层,高约13米;斜对为苏氏家庙,坐西向东,由

大师姑兴国寺

大师姑兴国寺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行政村西北,坐北向南,现存大殿,山门各一所,大殿面阔五间(14米),进深一间(6米),高约5.5米,建筑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前廊下有

点军台遗址

点军台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南城村东南。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1951年春,夏鼐到广武镇进行试掘,后发掘700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4米左右,最厚处达6米以上。遗

+查看更多广武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隋开皇四年(584)析置广武县,属荥阳郡。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属河阴县。

元至正四年(1344)徙治广武山大峪口(今广武镇王沟村北的摩旗顶一带)。

明洪武四年(1371)徙治黄店街(今广武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省河阴县入荥泽县。

1912年复河阴县。

1926年置城厢(一区)、古荥(二区)、高村(三区)、盐店(四区)等4个区。

1931年河阴、荥泽并为广武县,初治古荥镇,后徙治广武镇。

1944

+查看详细广武镇历史沿革>>

大海寺
忆江南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忆江南社区是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广武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广武”一名源自“武牢之战”,有光大武功之意。武牢之战发生在武德四年(621)。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因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之名讳,改称武牢关。虎牢关为…[详细]

水泉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河阴县志》记载,村临枯河(支流)。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村中忽涌三泉,水汇入河,村由此得名“水泉”。以负责管理水泉行政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详细]

唐垌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马氏相祖籍山西洪洞县明初迁河阴县马家寨(今高村乡马寨),明天启元年(1621)迁“许庄”后,建村称“后马”。“许庄”盖此后改称“前唐”。民国初尚有…[详细]

任河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任氏家谱碑推算,明中叶茹固任氏群迁广武山麓,聚居三处,本村称任庄。依山自上而下,三村分别又称“上任庄”、“中任庄”、“下任庄”。本庄位山下,称“下任…[详细]

白寨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寨:清道光初丁楼有户丁姓人家最早迁居此地,居地面对丁楼村东的白衣堂(庙),日久成村,人称“白衣堂丁家”。咸丰、同治年间,为防太平军、捻军,荥阳大兴修…[详细]

苏寨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苏氏家谱记载,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先祖苏执忠由河南许昌郏县迁荥阳县,居索河之北地势高处,传言取村名“高阳”,清咸丰十一年(1861)…[详细]

孙寨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洪武年间,孙氏先祖孙清自山西洪洞县迁徙于荥阳县瓦屋孙,九世祖孙恩科三子(世强、世刚、世忠)迁索河北岸,定居于此地,初名“孙家村”。清咸丰、同治年间…[详细]

樊河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樊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河阴县枯河南岸“北李村”,明末村迁河北岸边。民国称“樊河”。…[详细]

张河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张太荣自山西洪洞县迁河阴,定居广武山南麓,因村前有枯河经过,故取名“张河”。…[详细]

陈垌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500年前陈豆自樊河村迁居西北山坡沟,日久成村,讹名“陈垌”。以负责管理陈垌行政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张垌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洪武三年(1371)山西洪洞县移民张同迁大胡村,复北迁居广武山南坡一道南北向大山沟中,日久成村,讹名“张垌”。以负责管理张垌行政村相关事务而成立…[详细]

王顶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嘉庆年间王姓由双槐树村北迁广武山上,居地在山原南缘,三面临沟,村在沟顶故名王顶。…[详细]

霸王城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秦末汉初“楚汉相争”,各筑军垒,东者为楚王项羽所据,后人称为“霸王城”。清嘉庆年间自丁村(今王村镇丁村)迁来住户,建村于城南,以城名取村名。…[详细]

桃花峪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周一带,古有“安乐寺”寺院,唐广德二年(766)峪改名“僧郎峪”,景龙元年(707)建东京(洛阳)昭成寺僧郎谷(yu音)果园庄,宋代果园庄逐渐被黄河…[详细]

张庄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正德六年(1511)张忠贤、张孟登兄弟迁村南麦场定居,日久成村,取名“张庄”。…[详细]

王沟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王氏希文、希龙、希长、希波四兄弟迁广武山上,居摩旗顶东山沟中,日久成村,清初取名“王家沟”,清末简称“王沟”。…[详细]

汉王城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西广武城”,即“汉王城”,是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驻军所筑营垒。1980年至1985年原居沟中的东张沟村民迁村,其中30余户迁沟顶东约1000米、“汉…[详细]

寨子峪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申志》作“栅营峪”。俗称“寨峪”。1918年《河阴县志》载,寨子峪疑即寨营峪。寨子峪,传唐代屯军之地,村原在峪中,故名寨子峪。…[详细]

北陈沟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沟中,日久成村,取名“陈家沟”。1988年更现名。…[详细]

北任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任村是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中任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任村是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车大沟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年间车庄村车子德北迁,居山沟中,后代分居,形成今里沟、顶上、中沟、外沟四片居民点,相距各300米左右。村以车姓居大沟中得名。…[详细]

车庄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车氏家庙碑载:惟耳闻明、清间我祖自洪洞迁至河阴,初居城北三里许,因姓名村,曰:“车家庄”。…[详细]

广武镇特产

广武大葱

“广武大葱”产地因北临黄河,凭借着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和邙岭独特的白沙土质孕育出了葱白长、肉质细腻、清脆无丝、味辣微甜、沁出芳香的大葱,倍受消费者青睐。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


还有1个地名与广武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广武镇面积相当:
到广武镇必去著名景点

广武镇相关名人

广武镇特产与美食
广武镇民俗文化
荥阳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