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岩街道 | 隶属:延津县 |
行政代码:410726001 | 代码前6位:4107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7万人 |
人口密度:约54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文岩渠为延津境内最大河流,环绕街道西、北两个方向,又以境内有文岩村,故名。
延津县城关镇位延津县城南部,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镇人口48960人,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三里庄五个居委会。至2005年底,全镇经济收入为18175万元,财政总收入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16元。这里地势平坦,城镇街道建筑物规划布局合理,城区道路全部硬化,近两年为拉大城市框架,新修了纵横县城南北和东西的西干道、南干道、东干道和人民路四条大道,全镇形成了七横六纵两环绕的街道布局,城内双肢路灯、街心花园、路边花园等现代设施齐全,城区周围被黄河支流文岩六支河所环抱,风景秀丽。全镇通讯快捷,交通便利,新(乡)——长(垣)公路、郑(州)——滑(县)公路横穿县城,与1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属在坊保。
1925年属延津县一区。
1945年属廪延镇。
1949年属一区。
1955年属城关镇。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
1983年复城关镇。
2024年改设万寿街道。
2024年更名文岩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街社区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北街社区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街社区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街社区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里庄社区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曹姓居多,因距县城较近,村民祈盼在此居住永久而稳固,得名曹乡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王姓居多,因距县城较近,村民祈盼在此居住永久而稳固,得名王乡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崔姓居多,因距县城较近,村民祈盼在此居住永久而稳固,得名崔乡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文县,曾拟在该处设县治所(朝代无考),因此地无红沙地作罢,后以村北有文岩渠故道,改为文岩。…[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明成化年间,李长宁中文状元后,在西南角修一尼姑庵,有尼姑350余人。李家的佣人、佃户在此定居,以尼姑积善修德之意,初名为大善村。明成化十五年(14…[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有史姓官员避乱于此,后在当地任职,为官清正,后人怀其德政和操行,名村史屯。清代,有周泉者,乳名良,迁此,在村西修一座府群庙。他…[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时建村,初名李家潭村。清代末,易名孔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大潭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0年因南水北调工程,从南阳市淅川县小街移民迁此建村,仍为小街。…[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代侯姓从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迁此,因此处有古坟,遂名“青冢”,后因“冢”字不雅,故“冢”为“庄”。…[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时村南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得名甘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