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河镇 | 隶属:邳州市 |
行政代码:320382112 | 代码前6位:32038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3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1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因村庄地处新塘河两岸而得名新河。
邳州市辖镇。1953年属土山区,1957年建胡圩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建新河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14公里。面积67.2平方公里,人口3.2万。新八、新新公路和双杨河过境。辖胡圩、林场、吴洼、李洼、大炉店、陈集、阎老庄、薛湖、袁场、新庄、煎庙、栗沟、栗营、新河、陈滩、杲楼、梨园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水稻,养殖业以水产、畜禽为主。
2020年1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新河镇为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新河镇上榜。
文化旅游:
胡圩遗址位于邳州市新河镇胡圩村。遗址面积1.5 万平方米,在3 米深的黄土层下,发现堆积厚1.5 米的文化层,夹杂大量的蚌壳、兽骨、陶鬲、罐、豆等残片、残石器等。商周时期,邳县为丕国的辖地。
1992年10月,撤销胡圩乡设立新河镇。
沿用至今。
1958年防洪排水拓宽河道取名新塘河,因地处新塘河两岸而得名,后简称新河。…[详细]
解放前,为防止外来侵略,村庄四周打起土圩,后起名为胡圩。因村委会驻胡圩得名。…[详细]
因吴洼、李洼两个村合并,地处新河镇南部,所故称镇南。…[详细]
清末,此村有一个梨树园,故称。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胡圩人民公社梨园大队;1983年撤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为胡圩乡梨园村;2000年撤乡并镇,胡…[详细]
因陈姓较多,这里原来有个集市,故称陈集。…[详细]
清末,一杲姓知县在此建五座楼,杲楼因此而得名。村委会驻杲楼,故而得名杲楼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明末清初,薛姓先人举家从下邳迁此定居,后成大户,因该处低洼形如湖地故称薛湖。…[详细]
原为老庄村与新庄村合并,因当地闫姓居多故而得名闫老庄。…[详细]
袁场村坐落在该村中间,以姓氏得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胡圩人民公社袁场大队,1983年撤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为胡圩乡袁场村,2000年撤乡并镇…[详细]
传说祖辈弟仨来到这边定居,姓陈家族占比例高,所以叫陈滩村。…[详细]
此庄栗姓较多,庄前有一条大沟,故取名为栗沟。村委会驻栗沟得名栗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明崇祯年间,刘姓刘念昌,送粮米进北京,在运河南边设点,俗称镇卫集,后改称新集,后以地处新河镇街道西部改为街西村,故称。…[详细]
明正统初年,庄姓妇女丈夫早亡,多年未曾改嫁,官家为其竖牌坊得名。村委会驻地牌坊得名牌坊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相有一条龙因降错了雨被罚罪落于此地,罚罪期满后,龙升天留下一片地形似龙,称为龙划,此处建庄后得名龙化村。…[详细]
清道光十年,罗姓在此居住,建有家堂庙,故称。…[详细]
清代,一陈姓在此居住酿酒并开设旅店,称为酒店,遂以酒店为村名。…[详细]
清雍正二年,程姓从外地迁至此地,始称大程村,为防盗匪,筑圩护村,故称。…[详细]
因村里朱姓居多,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胡圩人民公社红旗大队,1962年从胡圩分社分出,成立新集人民公社,为新集人民公红旗大队,1975撤销红…[详细]
此庄杨姓较多,庄里有两座炮楼,故称杨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