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终南镇 | 隶属:周至县 |
行政代码:610124102 | 代码前6位:6101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代码:陕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49万人 |
人口密度:约9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终南镇在商末周初(约前11世纪)就基本形成。因面对终南山得名。古书云:终南山因“在天之中,居都(沣)之南”而取名“终南山”(古时中,终通用)。
基本介绍:
周至县辖镇。民国设终南镇,1949年设终南区,1956年为镇,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为镇。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5公里。面积60.1平方公里,人口8.1万。西宝公路贯穿东西,支出终富(仁)、终台(楼观)等公路,是县东部商贸交通中心。辖终南街居委会和三联、大-庄寨子(七一)、辛庄、西大坚、三湾、东大坚、豆村第一、豆村第二、豆村第三、豆村第四、勒马、高庙、马蓬、王才屯、西禅定、东禅定、庞家堡、竹元头、寨子、吴家屯、毓兴、双明、终南、东关、甘沟、新村、解村、老堡子、任家、杨家大墙30个村委会。农产有水稻、小麦、玉米,饲养肉牛、生猪、蛋禽,种植苹果、猕猴桃、西瓜。乡镇企业有酿造、副食品、面粉、机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入选西安市2025年度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名单。
2009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终南镇为陕西省重点镇。
文化旅游:
路翰林故居时代:清地点:周至县终南镇毓兴村保护范围:东至路强民家东侧街道西沿,西至路延寿家西山墙,南至门前街道北沿,北至后院墙。建设控制地带:A区东、南、北各外延50米,西外延10米。200
豆村遗址位于周至县终南镇豆村村,年代为商、周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标志碑为遗址中心,东西100米,南北4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30米。
长杨宫遗址位于周至县终南镇竹园头村,年代为汉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终南镇竹园头村,西至终集路,南至竹园头村地界,北至竹园头村,东西50米,南北1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
历史沿革:
终南镇为历史名镇,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此置周至县。
东汉建武三年(27年)周至县并入武功县,西晋建兴三年(313年)恢复。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于终南镇置终南郡,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废终南郡,在终南镇设恒州。
同年周至县城从终南镇迁至户县西北三十五千米处(今甘河镇一带),不久迁回。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周至县城从终南镇迁至今址。
随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以黑河为界划出周至东部地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终南地名及管理非农人员而得名。1950年,成立周至县终南居民委员会。2003年,县政府批复成立终南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于辖区居民。…[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得终南名,1958年为终南公社终南生产大队,1984年为终南镇终南村委会。1984年,队改村,为终南村民委员会。2016年,为终南村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终南堡农业社时名“毓秀社”,终南大墙“太兴社”两社合并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原大队驻地东关堡(村)而得名。1960年得名。1984年,队改村,为东关村民委员会。2016年,为东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农业社时南圪垯村为“晶明社”,北圪垯村为“黎明社”,两社合一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七年(1374年)得名。1949年5月隶属于终南区;1956年撤区设镇,隶属于终南镇;1958年为终南公社甘沟生产大队,1984年,队改村,为甘…[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国后(1959年)得三湾名。1959年为终南公社三湾生产大队,1984年为终南镇三湾村委会。1984年,队改村,为三湾村民委员会。2016年,县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三个村子组合而成而得名。1958年为终南公社三联生产大队,1984年为终南镇三联村委会。1984年,队改村,为三联村民委员会。2016年,县政府批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天顺元年(1328年)得名。1984年,队改村,为大庄寨村民委员会。2016年,为大庄寨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豆村第一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豆村第二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豆村第三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豆村第四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王莽赶刘秀时,刘逃经赵大村,将腰带丢失,至此方发觉,便勒马折回找寻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大队驻地马蓬头村而得名。1958年得马蓬名,为终南公社马蓬生产大队,1984年为终南镇马蓬村委会。1984年,队改村,为马蓬村民委员会。2016年…[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庞姓人居多数而得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得庞家堡名,1958年为终南公社庞家堡生产大队,1984年为终南镇庞家堡村委会。2016年,为庞家堡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得寨子名,1958年为终南公社寨子生产大队,1984年为终南镇寨子村委会,2016年,为寨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撤村合并,东大坚村、西大坚村、辛庄村合并取名大坚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县政府批复同意,东禅定村委会和西禅定村委会合并,取名禅定村委会。其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此地原为汉上林苑长杨宫而得名。2016年县政府批复同意,将吴家屯村委会、竹园头村委会、张家滩村委会合并取名长杨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将老堡子村、任家村、杨家大墙村合并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