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太白山下古名“太白镇”,后以境内山亚于太白山,明代称为“亚白镇”,清雍正时名“亚柏”,清乾隆时又名“亚白”,民国元年(1912年)后再改名为“哑柏”。 |
终南镇在商末周初(约前11世纪)就基本形成。因面对终南山得名。古书云:终南山因“在天之中,居都(沣)之南”而取名“终南山”(古时中,终通用)。 |
因东汉名儒马融在此被汉安帝征召,拜校书郎,邑人荣之,故名。 |
相传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有十贤士居此,故得村名。因镇政府驻集贤村而得镇名。 |
以境内著名的道教祖庭楼观台而得名。 |
初为山村,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临川镇集市迁此,遂为尚村镇。 |
据清乾隆年间《周至县志》载,北宋开宝元年(968年)开辟广济渠,引水至县城护城河,广济渠经此,因而得名。 |
因山水得名。山陵高大曰厚,黑水源头曰畛。《山海经》中有“青姿之山,畛水出焉”之载,故而得名厚畛子。 |
宋代曾名青化店,清康熙年间设青化镇。因镇政府驻青化村而得名。 |
因峪道内多生毛竹而得名。 |
因翠峰山而得名。山青唯翠,美山唯峰,故名翠峰。 |
以唐代屯田序数取名四屯村,后分上、下四屯,因镇政府驻四屯村而得镇名。 |
西周穆王植竹于此,称元池(乐池),汉称户杜竹林,设竹丞。唐宋设司竹监,明设司竹局,后以历代设府竹于此,得名司竹。 |
因当地凤凰岭上有大小九座山峰(虎头峰,鹰嘴峰,搭仙峰、黑虎峰、大仙峰、吊钟峰、药王峰、舍身峰、观音峰)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