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湾镇 | 隶属:宕昌县 |
行政代码:621223105 | 代码前6位:6212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明朝时期,沙湾镇一带设杀贼桥驿,相传明朝以前,朝廷统治者乘着白龙江大桥竣工集会的机会,捕杀了几名贼。因而称此桥为杀贼桥。民国时以地形特征,改杀贼桥为沙湾。
沙湾镇位于宕昌县南部,距宕昌县城60公里,国道212线纵贯全镇,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0亩(其中水浇地7800亩),草原面积45600亩。全镇辖2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5457户25603人,212国道沿白龙江而行,交通便利,水能蕴藏量大,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水稻、高粱为主;林果以花椒、柿子、葡萄、石榴、油橄榄、桃、梨、无花果为主;药材以党参、大黄、红芪、柴胡、当归为主,大黄远销到东南亚国家;蔬菜以洋葱等返季节蔬菜为主;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石膏、硅酸盐、铅锌等。沙湾镇历史悠久,从明朝起开始经商,经济比较活跃,带动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沙湾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梓潼文昌帝君庙位于宕昌县沙湾镇上堠子村。始建于元,明代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前、后殿,前殿由山门、东、西厢房、过庭组成,皆土木结构。前殿面阔三间(7
老庄青羊寺位于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老庄村,始建于明代,由山门、过厅、左耳房、右耳房、钟楼、鼓楼、厢房、观音菩萨殿、正殿、歇马殿组成,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占地面积2480平方米。大殿后焚毁,清
明朝时期,设杀贼桥驿。
清朝时期,改为杀贼驿。
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西固县沙湾乡。
1949年后,设沙湾区。
1958年,撤沙湾区;同年11月,改建沙湾公社;同年12月,划归武都县。
1963年3月,沙湾公社复归宕昌县。
1983年11月,沙湾公社改沙湾乡。
1985年11月,沙湾乡改沙湾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村口附近有一条沟壑,故命名为沟门前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上站大队的驻地站里自然法村的位置下部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楞坎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明朝中期,有一户姓赵的大户在此地居住,又因为地处山坡,故取名为赵家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何村是以所在辖区范围内的杨家村和何家庄而命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山峡的前面,而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尹家村是尹姓人最早居住此地,以姓氏而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明朝杜氏家族居住于此,随后居住人数越来越多,有俗称“先有杜家坟,再有沙湾镇”,此以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董家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村内建有《文昌宫》和《文昌庙》而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堠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居民多居住半山平台上,且以前大部分居住在沙坝里,里故而命名为沙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这里曾经有神鹿出现,村民为了纪念这只鹿,故命名为鹿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新寨原名桐寨,驻地白龙江边,因发洪水全村淹没,搬至现居驻地,因而得名新寨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村里有一座寺院,树木成荫,清净而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寺上是以古建筑《白马庙》而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长期风蚀水切,地域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形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下站大队的驻地站里自然法村的位置下部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居民多居住半山平台上,且以前大部分居住在沙坝里,所在村道路湾到大,故而命名为沙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砖铺原名砖面,是以沙湾村方位而得名,其意是沙湾村砖面就到,后演化为砖铺。…[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古时候“五里一墩,十里一堡”,本村建有报警的烽火台,南北古驿道从村内穿过。以此得名为堡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