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是宕昌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哈达铺原名哈塔川,因“塔”与“达”韵母相同,后来逐渐将“塔”呼为“达”,即“哈达川”。明代在哈达川设铺,故称哈达铺。

古称“荔川”,“荔”原为上古羌族姓氏,以姓氏和地形而得名。民国元年(1912年)后,岷县政府将“荔川”更名为“理川”,意在文明开化,以理为先。

旧以良恭河名命名良恭街,又名“来杨街”,意即有“来”“杨”两姓,1949年后,根据“来、杨”谐音而得“南阳”。

官亭镇曾为阶州与岷州之间通道,因接待过往官员而得名“接官亭”,后来去掉“接”字,称官亭。

明朝时期,沙湾镇一带设杀贼桥驿,相传明朝以前,朝廷统治者乘着白龙江大桥竣工集会的机会,捕杀了几名贼。因而称此桥为杀贼桥。民国时以地形特征,改杀贼桥为沙湾。

“阿”为羌藏语首字,“坞”为构筑在村落外围的屏障。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岷州卫人于敖特遣庞参将回乡修筑阿坞城堡,因而得名。

南河镇境内有一条河流绕南山脚下而过,因而得名。

八力镇古名“笆篱庄”,又叫“八里庄”,后为书写简便演变成“八力”。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设临江寨,明设铺改今名,以临岷江得名。

因白龙江与岷江在此交汇而得名。

相传木耳乡一带古时森林覆盖,广产天然木耳,故名。

庞家乡因乡政府驻庞家炊妹?/p>

何家堡乡境内曾以何姓族人居住占多,明代在此设铺,后改“铺”为“堡”,称何家堡。

贾河乡因贾姓族人居住于此,村前有小河流过,故称贾河。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