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马元镇

地名:马元镇隶属西和县
行政代码:621225107代码前6位:621225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车牌代码:甘K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1.01万人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马元镇取境内马家湾和元顶山两地名首字而得名。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马元乡地处西和县城东部 ,总面积16.6万亩,总耕地面积2.56万亩,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降雨量300-400毫米,平均气温7.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70天。

行政区划:辖14个村。70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总人口:13094人,其中农业人口12834人,非农业人口260,农村劳动力7000人。 五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4个村通电话,7村通自来水。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马元镇为2024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设九龙乡。

1949年10月后,设伏虎、元顶2乡。

1953年4月,设马元区。

1955年5月,撤销马元区,复设伏虎、佛孔2乡。

1958年8月,始建马元公社。

1968年5月,晒经乡并入马元公社。

1980年5月,马元公社析设晒经公社。

1983年12月,马元公社改马元乡。

2024年,马元乡撤乡设镇,改为马元镇。

麦积山石窟
老人山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座大山,名为老人山。老人山既高又险,坐立于该村南部,说以因此山而得名老人山。…[详细]

鲍河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鲍河原有鲍、王、蒲三大姓氏人居住于此。后因鲍姓族人居多沿河而居,起名为鲍家河,简称为鲍河。…[详细]

王庄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光绪年间王姓族人自四川绵竹县搬迁至此,因多数人姓王,故名。…[详细]

佛孔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晒经之处,佛孔寺原名佛捆书,意即唐僧捆书之意,依山就势而建寺,起名为佛孔寺。因后人居住于此,人数渐多而建村,起名为佛孔村。…[详细]

瓦沟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古以来名为瓦舍沟,后起名为瓦沟。1949年人民公社时属伏虎乡,1953年设马元区,辖伏虎、金化、元顶、佛孔四乡,仍属佛孔乡,1955年撤销马元区,复…[详细]

北沟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沟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马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南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因有一座山像莲花,因莲花山而得名莲花村,后因该沟处于河流中游,又有河水注入主河道,地处马元南面,故而命名为南沟村。…[详细]

马湾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地处马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集市在该村中心位置,河流边缘有平坦之地,三面环山,被包其中,又因马姓人居多,故名。…[详细]

沙水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属河道中下游,流水平缓有大量淤沙。河流边缘有一弯土地,适宜于居住,故起名为沙水湾。后改名为沙水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元丁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丁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马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马沟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沟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马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金星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首先取名为梨林村与桦岭村,梨林村以梨树坪而得名而桦岭村以桦山而得名,1983年两村合并统称为金星村。…[详细]

金泉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村里有一汪清泉,时常会有金鱼在泉里流出。泉水沙中含有沙金,所以因此而得名金泉。…[详细]

周富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富由周沟村与富沟村合并而来,因该村周姓族人与富姓族人居多,故而命名为周富村。…[详细]

到马元镇必去著名景点

马元镇相关名人

马元镇特产与美食
马元镇民俗文化
西和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