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

地名:姜席镇隶属西和县
行政代码:621225103代码前6位:621225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车牌代码:甘K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2.06万人
下辖地区:3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姜席镇取姜川和席川两村首字而得名。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姜席镇地处西和县城北部,总土地面积10.62万亩,总耕地面积4.25万亩,平均海拔1898.5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C,全年无霜期170天。

行政区划:辖3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673户,乡镇总人口28125人,乡镇从业人员14081人。

六通情况:3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3个村通自来水,9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3所,教师173人,在校学生5667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人,病床9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96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767公顷,粮食总产量82

+查看详细姜席镇概况>>

文化旅游:

晚霞湖

晚霞湖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水即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所称的建安水。晚霞湖水库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始设姜席乡。

1958年8月改乡为生产大队。

1961年12月,大队改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04年7月,撤乡建镇。

麦积山石窟
冯沟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公元1718年冯姓最早开荒居住建村,故村名冯家沟村,解放后改名为冯沟村。…[详细]

上胡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在早年间(时间无法考证),由四川大槐树迁入该地,由于大多数人姓胡,而得名。…[详细]

下胡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胡姓弟兄四人由四川某地大槐树下迁入,原名胡家沟,后分为上胡、下胡,地处上胡下游,故名。…[详细]

杨湾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住地在半山湾,且以杨姓人家为主,因此取名杨湾村。…[详细]

马窑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口分散居住占了半片山,所以曾用名是阳半片。又因马家人口最多,故而命名马窑村。…[详细]

赵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河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姬窑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考,在三国之前姬姓族人建村,又因自然村中有西窑、东窑和下窑之说,邻近村有姜窑、马窑、李窑,故而得名姬窑村。…[详细]

峰坪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祖籍原在四川某地大槐树下,约在明朝迁至现址,村委会驻地峰坪自然村,故而得名。…[详细]

谢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村中以谢家居住,故命村名为谢家庄,后改为谢庄村。…[详细]

青沟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祖居四川某地大槐树迁至现址,因居住地形似马槽,故而得名。…[详细]

董堡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堡子里居住均为董姓人,解放后,此地改名为董堡。…[详细]

董坡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朝期间,由四川大槐树下迁来几户董姓人家,都居住在半坡上,因而取名董坡村。…[详细]

姜窑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调查明朝初期,从山西大槐树底下搬来了位兄弟,在梁上挖了三孔窑洞,从此长期居住了下来,发展到了现在的全村村民,故此称为姜窑村。…[详细]

李山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富沟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了解很早以前付沟村居住着姓付的人家,由于居住条件很差,相继搬迁至今没有姓付的氏族,2003年原付沟村村民委员会期盼付沟村民富裕,从此付沟村更名为富沟…[详细]

段集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段集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角善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角善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山坪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山间坪地而得名。1942年属为礼县管,约1952年建立山坪乡。辖区内有王集,角扇,马鞍,段集,富沟,何阳几个村子。当时何阳,山坪为一个村,195…[详细]

姜川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中期约1350前后建村,取姜氏始迁祖之姓,命名为姜家川。…[详细]

四图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期礼县有八图九寨,兄弟八人,老四迁四图落户建村,故而得名四图村。…[详细]

彭寺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彭寺村属原普光大队,居住为彭姓、任姓、李姓人,后撤大队建村改名为彭寺村。…[详细]

曹沟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考,在清朝年间,曹氏祖先迁移至此建村居住,又因顺沟而居,故名。…[详细]

席川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考,在明朝末年,席氏祖先从四川迁移至此建村居住,又因此处是川坝地,故名。…[详细]

张山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考,清朝道光年间张姓三兄弟来山上居住,耕种,故命名为张山村。…[详细]

马坪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考,在清朝末年,只有马姓居民在此居住,故称马坪。…[详细]

马家沟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家沟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番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考,在清朝末年,只有刘姓、陈姓居民在此居住,后来由于社会不安定,此处比较偏僻安全,不断其他姓氏的流民搬至此处居住,因地处西和西部,以前有少数民族在此…[详细]

马集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口本村主户马姓一族,以放牧为业,最早来到本村后定居下来,因而命名马集村。…[详细]

北庄窠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性周,故起名周庄。翟庄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为翟性,故起名翟庄。李尧,早期因有李姓人居住在窑洞故起名为李尧,于2003年5月三村…[详细]

西王集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祖籍原在四川某地大槐树下,迁至礼县龙山乡王河村,在元朝时又迁至姜席镇以王姓为主,故而得名。…[详细]

到姜席镇必去著名景点

姜席镇相关名人

姜席镇特产与美食
西和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