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何坝镇 | 隶属:西和县 |
行政代码:621225102 | 代码前6位:6212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79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9个行政村 |
以政府驻地何坝村而得名。
自然环境:何坝镇地处西和县城南部,总土地面积8.65万亩,总耕地面积3.44万亩,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平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7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2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438户,乡镇总人口31836人,乡镇从业人员17812人。
六通情况:2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5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1所,教师236人,在校学生865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1人,病床2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24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138公顷,粮食总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何坝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7月,何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西江乡。
1949年后,首置何坝乡。
1955年5月,设何坝区。
1958年8月,撤销何坝区,改设何坝公社。
1983年12月,复为何坝乡。
2004年7月,撤何坝乡,改为何坝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何坝村地处何坝镇川坝地区,该村以何姓居多,取名何坝村。因办公驻地在何坝村,故命名为何坝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有外地鱼氏一家人落荒此地,后子孙繁衍,定居此地,得名鱼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该村老人叙述,村内最早只有安姓一家,该地土壤肥沃,其他姓氏也纷纷搬来居住,后安家家道中落,子孙有搬至安赵村居住和搬迁至外地两种说法。但安家峪村名一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集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何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乾隆年间,西和县南关张家搬迁此地,开垦荒滩种田居住,得名草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旧称西江,明朝末年,有一黄姓族人在此居住,开垦农田千亩,雇佣多人耕作,黄姓族人发达后搬往外地,黄江坝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以蔺姓为主,得名蔺集村。建国时期,称蔺集村,1958年属于西和县何坝公社李宋大队,1978年分为蔺集、李山、宋坝三个大队,1983年称蔺集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张、杜两大姓而得名。建国至1979年为南峪大队,1979年将南峪大队分为张杜、符山、南义、李河四个大队,1983年更名张杜村属何坝乡,2004…[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乔姓人具多而得名。建国至1979年为乔集大队,1983年设乡为何坝乡乔集村,2004年撤乡改镇属何坝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何坝村地处何坝镇川坝地区,该村以何姓居多,取名何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明清时期,有一马姓商人路此地,看到这里地大物博,物产丰厚,便定居于此,勤勤垦垦,发家致业,家中雇佣长工多人。不幸的是马姓商人膝下无子女,有一郭姓长工…[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沟里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何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清朝期间,该村有一范姓家族,家业殷实,为人敦厚,后因家庭变故,携家家眷远走他乡,后同村人为感念其为人,范寨村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何坝镇北片的一个小山沟,村内以姓氏以强姓为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何坝镇北片的一个小山沟,村内以姓氏以郑姓为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很久以前的一年,因天灾导致小麦颗粒无收,次年无法下种,有一智者动员村民,在较为平坦的川坝地以麦衣下种,结果次年小麦大丰收,得名麦衣川村,后更名麦川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有杨氏一家人在该村钻窑而居,后子孙繁衍,定居此地,得名杨尧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座北向南,由三面石山环抱而得名。民国时期称大石头湾,建国至1979年为大鱼大队,1979年将大鱼大队分为大石、鱼山、杨窑三个大队,1983年更名大…[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歧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何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由李山、宋坝两个自然村组成,得名李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南峪河流经此村,得名南峪村,后更名为南义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明清时期是洛峪通往河口的关口,旧称野马关,后更名野麻坡。…[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河口河流经此地,突然急转,形成了一片宽阔的川坝地,后来居住的人一多,形成了村落,得名河口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住河口河上游河道两侧,村内以刘姓为主,得名刘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傍山而居,在半山腰有一天池,水质优良,当地人称爷池,得名大池村。…[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以李姓为主,得名李子坪。民国时期,称李子坪,1958年属于西和县何坝公社李子坪大队,1978年分为李子坪、草坝两大队,1983年设立河口乡,分为李…[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南北朝后期,观音菩萨在西峪镇白雀修行,在前住香山途中,行经此地,休息束装时,不慎将一油瓶打翻,遂用金属将油瓶箍好,旧称铁箍瓶,后更名为铁鼓坪。…[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以梁为界分成了两个自然村杨家沟和付家沟,以杨、付两个姓氏为主,得名杨付村。…[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由冯家山和红茂峪两个自然村组成,得名冯茂村。…[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称王家台,建国后更名为柴石村。建国时期,称柴石村,1958年属于何坝公社河口大队,1978年分为河口、野麻、柴石三个大队,1983年设立河口乡,将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