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辛庄镇 | 隶属:定州市 |
行政代码:130682107 | 代码前6位:130682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驻大辛庄村而得名。西汉初年,设置新处县,为县治。后逐渐废邑为村庄,古时辛与新通用,故名大辛庄。
大辛庄镇位于定州市东北隅,定州、安国、望都三县(市)交界处,辖15个行政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耕地4.8万亩,苗木花卉种植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近几年来,我镇将苗木花卉业作为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采取政策扶持,效益引导等多种措施,加大了以东王习为中心的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力度,加快了基地建设步伐,到目前,全镇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3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2%,每年能生产乔木、果树、园林三大类树种,20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从事产品营销人员达2000多人,产品远销25个省、市自治区,已成为名扬“三北”地区的苗木花卉基地,种植户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达5000多元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大辛庄镇为2024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苗木花卉)。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遴选推介大辛庄镇为2024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大辛庄镇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苗木花卉)。
2024年12月,大辛庄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1953年,建大辛庄民族联合乡。
1958年,属东亭公社。
1961年,析出,建大辛庄公社。
1984年,改置大辛庄乡。
1994年,大辛庄乡改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汉初年,设置新处县,为县治。后逐渐废邑为村庄,古时辛与新通用,故名大辛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有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在大辛庄东,时名东庄,后来村民建围栏,修寨墙,以示村界,人称小寨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村民始有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因建村在钟鼓村之后,定名钟鼓屯。中古屯是钟鼓屯的谐音。…[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是明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地势较好,土质优良,故名土良。…[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村民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为图吉祥,盼兴旺,即以旺字命村名,因该村在亭邑之北,故名北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二年村民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取人旺、财旺、畜旺、粮旺,称为四旺。后因在该村东面又建一村,为东四旺。四旺称西四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二年村民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取人旺、财旺、畜旺、粮旺,称为四旺。后因在该村东面又建一村,为东四旺。四旺称西四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建于唐代,始有齐氏二年级哎最早定居,因此临唐河,为防水淹,即筑堤为堡,冠以姓氏得名齐堡。…[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村民是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在王习营以东者,为东王习,以西者为西王习。…[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村民是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在王习营以东者,为东王习,以西者为西王习。…[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明代以前,在明代时为较大村落,接到宽阔,驻有军队,还有兵营。原称营里,后概括王朝习武练兵之营地的含义,得名王习营。…[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泉邱一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大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泉邱二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大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泉邱三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大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村民始有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因建村在钟鼓村之后,定名钟鼓屯。中古屯是钟鼓屯的谐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