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蓬镇 | 隶属:定州市 |
行政代码:130682109 | 代码前6位:130682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驻北高蓬村而得名。有高、蓬两姓最先定居,故名高蓬。
定州市高蓬镇位于市区正南18公里处,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40600人,总耕地面积65000亩,总面积75平方公里,是定州市经济文化重镇之一,沙河流经全镇北侧,辖区内交通四通八达、电力资源充足、通讯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商品街横贯全镇,把钢网工业小区、布匹商业城、建材市场有机地联为整体,公共设施齐全、公益事业繁荣,是远近闻名的小康镇及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该镇既是工业重镇又是农业强镇。
1、境内的高档花卉苗木基地、大蒜基地、甘蔗基地、牛蒡基地、朝天椒基地,托起了结构调整的框架。
2、冶炼、钢网、拢丝、电镀、建材、刃具等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行业。
3、钢网工业区、布匹商业城、建材
2024年10月,高蓬镇被确定为第一批河北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4年9月,河北省爱卫办命名高蓬镇为2025年度河北省卫生乡镇。
2024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高蓬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1953年,分属北高蓬乡、西牛村民族自治乡、钮店乡。
1958年,属邢邑公社。
1962年,析出,建北高蓬公社。
1982年,改置高蓬乡。
1994年,与南王家庄乡合并建高蓬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有高、蓬两姓最先定居,故名高蓬。…[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有高、蓬两姓最先定居,故名高蓬。…[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有辛氏最早定居,故名辛庄。1982年更名李辛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最早有齐氏定居。临沙河建村,筑堤为堡,故名齐堡。后来简写为七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永乐年间,始有魏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故名魏村,后为人们简写为位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以前原名西魏村,村址迁移后,王氏属于首户,故名王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始有章氏迁来建村,故名小章村,后简化为小章。…[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村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洪武十四年有李茂者迁来定居,建庄后称李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孙氏人家先来建庄,故名孙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始有六户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故名六家村。…[详细]
钮店村林木覆盖率为32%,有1000亩的苗木基地,改造沙荒地4000亩,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 设沼气池,实现了沼气化。 2008年投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牛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牛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蓬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正德年间,曹氏从曹家庄(现在的曹庄子)来此定居,故名曹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以前,始有富氏迁来建村,故名富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