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交兑新村 | 隶属:轵城镇 |
行政代码:419001102264 | 代码前6位:41900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U | 行政级别:村 |
原属大峪镇所辖,因原村址位于黄河北岸一个码头边,为物资交易兑换集散地,因此得名交兑村。1997年因小浪底水库建设,搬迁至轵城镇,更名为交兑新村。
交兑新村原址在黄河北岸,隶属大峪镇管辖。因村西为龙占,村东为龙窝,故前身叫双龙村。据传,唐朝初期有大量船队在此经过,装货、卸物,四面八方客商云集,物资交流红火。适逢当朝有一官员巡游,见此繁荣景象,建议改村名为“交兑”,由龙王窝、东头、西头、马家沟、代家沟、西沟、后坟沟等7个自然庄组成。1997年,因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举村搬迁入轵。为了铭记千百年来兴旺历史,教育后人不忘祖宗功德,故称“交兑新村”,沿用至今。
交兑新村位处轵城镇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东至玉泉街道西郭路村,西到王礼庄村,南临黄河大道、河岔村,北抵济源大道、赵礼庄村。村有4个居民组,350户,1500余人,耕地900亩
1949年属济源县五区。
1955年属济源县大峪中心乡。
1958年属大峪人民公社,名为交兑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大峪乡,名为交兑村民委员会。
1997年属轵城镇,更名为交兑新村村民委员会。
交兑新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a>、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