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耿圩镇 | 隶属:沭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2120 | 代码前6位:321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4万人 |
人口密度:约4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清代,耿姓地主在此兴集,并且四周筑土圩得名。
一、概况
耿圩镇地处沭阳县西南岗,东靠淮沭河,北邻新沂河,324省道穿境而过,距县城15公里,镇域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辖12个行政村,3.6万口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结构调整上规模、招商引资求发展”这个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各类经济作物和种植面积达2.5万亩,主要以西瓜、蔬菜、蘑菇为主导特色产业。2003年度被市评为“科技工作先进镇”称号。
农业经济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已发展成为拥有林套蘑菇3000亩、10000个大棚、1000万平方尺规模的蘑菇生产基地,注册了“瑞盛”蘑菇品牌,并获得“市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通过国家“无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耿圩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耿圩镇榜上有名。
2024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耿圩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耿圩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南小宅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南小宅村之北,沂河之南的岗阜地带。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为一处汉代聚落遗址。遗址高出地表约2-3米,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90米,面积约2
程宅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郭圩村四组(原为马厂组),遗址上因曾居住过一程姓大户人家而得名,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70米,面积约30
南宅遗址俗称“小土墩”,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郭圩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东西长14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约15000米。文化层厚度1.5米。第二次文物普查采集遗物有夹砂
马厂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郭圩村马厂庄,是一处新石器、西周的聚落遗址。遗址呈馒头状,中心部位高出地表2.5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
张宅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郭圩村张宅组,是一处新石器、西周聚落遗址。遗址西部高东部低,形状不规则,南北长约150米,东西长约12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第二次
民国时期(1934年),设置耿圩乡。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1940年以后),置耿圩乡。
新中国建国以后(1952年),置耿圩乡。
1958年设立耿圩人民公社。
1960年撤销耿圩人民公社。
1961年复置耿圩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耿圩乡。
2000年撤乡改置耿圩镇。
2024年,撤销耿圩镇、北丁集乡,设立新的耿圩镇。
清代,耿姓地主在此兴集,并且四周筑土圩得名。…[详细]
因驻地丁集街而得名。1958年设立丁集大队。1983年更名为丁集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丁集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北丁集乡。2024年行政区划变更…[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郭圩而得名。1958年设立郭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郭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周杜村村民委员会与郭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郭圩村村民…[详细]
因境内自然村汪圩较大且较有名气而得名。1958年更名为汪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汪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周大村村民委员会与汪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详细]
因位于湖荡区且先有梁氏先祖到此居住,故名。…[详细]
因驻地位于沭阳闸西侧而得名。1958年设立闸西大队。1983年更名为闸西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淮西村:位于耿圩镇以东3公里处。 淮西村通过电商带动,多产业融合发展。耿圩多肉(植物)产业园2024年销售额达1.5亿元,入驻多肉家庭农场33家,电…[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周庙而得名。1958年设立周庙大队。1983年更名为周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内孙姓多而得名。1961年设立孙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孙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管桥而得名。1958年设立管桥大队。1983年更名为管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位于新沂河的南岸而得名。1958年设立谢圩大队。1982年更名为沂南大队。1983年更名为沂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小宅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沂南村村民…[详细]
王庙村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岗庄村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因村内乔姓、王姓较多而得名。1958年设立乔王大队。1983年更名为乔王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临河村村民委员会与乔王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乔王村…[详细]
因村内过去有尚姓家庙而得名。1958年设立尚庙大队。1983年更名为尚庙村村名委员会。2001年孙庙村村民委员会的谭庄、河南两个组并入尚庙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宋宅而得名。1958年设立宋宅大队。1983年更名为宋宅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孙庙村村民委员会的路东、路西两个个组并入宋宅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因村内吴姓多且种植果树园而得名。1958年设立吴园大队。1983年更名为吴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位于大涧河东边而得名。1958年设立涧东大队。1983年更名为涧东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洋河村村民委员会与涧东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涧东村…[详细]
两村合并时,取两个村名首字而得名。2001年周吴村村民委员会与王荡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的周王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北丁集乡。2024年行政区划变更,隶属…[详细]
两村合并时,闸南村内自然庄西张圩较大,黄圩村内自然庄胡圩较大,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