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华冲镇 | 隶属:沭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2109 | 代码前6位:321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7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相传过去沭河流经境内,每当汛期,洪水泛滥,经常决口,群众称“华冲!”(方言“华”含经常的意思),故而得名。
一、概况
华冲镇位于县城北部27公里,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5.3万亩。辖12个村(居)委会,4.8万人口。青龙路纵穿南北,新沭灌路傍街贯东西,东接宁连一级公路,西连-公路和205国道,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仅45公里,距新长铁路沭阳段仅2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20公里,到连云港的白塔埠机场4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华冲为沭阳古镇之一,兴集于清朝中叶,由于沭河流经境内,相传每到汛期,洪水泛滥,常常决口,华冲因而得名。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根主线,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富民强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曾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先进乡镇、先进党委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华冲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华冲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华冲镇榜上有名。
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华冲镇。
民国时期改置华冲乡。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为纪念烈士任鸣九,华冲乡更名为鸣九乡。
新中国建国初期仍为鸣九乡。
1957年复名华冲乡。
1958年设立华冲人民公社。
1966年更名为丰收人民公社。
1981年复名华冲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华冲乡。
1986年撤乡改置华冲镇。
因驻地华冲街而得名。相传过去由于后沭河流经境内,每至汛期,洪水暴涨,常从附近决口,华冲因而得名(“华”,方音“滑”,方言含经常之意)。…[详细]
因原大尖驻地临近两块大三角形斜尖地而得名。…[详细]
因此处过去为丁姓地主的客庄,故名。1958设立丁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丁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该村临近官沟河堤,故名。1955年设立初级社、高级社。1958更名为官沟大队。1983年更名为官沟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官沟村村民委员会和官西村村…[详细]
相传过去此处是海口,有一柳姓人在此开设码头,得名“柳江口”。后来在此居住的百姓增加形成村落,故称为“大柳口”,后来简称“柳口”。…[详细]
杨柳村建村于明代,村民喜爱柳树,村里村外都种植柳树,古称为“杨柳庄”。…[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仲林而得名。1955年设立初级社、高级社。1958更名为仲林大队。1983年更名为仲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此处有土墩,相传古时有野鹿,白天跑到青草墩吃草,晚上回到土墩停宿,后来人们在此建村,称“鹿站墩”,省称“站墩”。…[详细]
此地过去是大房村葛姓家菜园,靠近沭河东岸,故名。…[详细]
据“伍氏宗簇谱”记载:伍姓十二世先祖里君从仓州移居沭河东岸,因此得名“伍里”,又因临近沭河滩,故称“伍滩”。…[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汤庄而得名。1954年设立初级社、高级社。1956年更名为汤庄大队。1983更名为汤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条堆村村民委员会与汤庄村村民…[详细]
据光绪三十一年“仲氏族谱”中记载,仲姓五十四世淑成君住条粉庄,娶妻王氏。王氏吃斋念佛,家人为其建造念经堂。时久,“经堂”被人们称为村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