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韩山镇 | 隶属:沭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2108 | 代码前6位:321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8万人 |
人口密度:约4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汉朝大将韩信曾于此练兵习武,韩山由此得名。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 韩信详细信息++
一、概况
韩山镇位于沭阳县的东北部,南濒新沂河,北至新沭灌路,324省道横贯东西,东接宁连一级公路,西连205国道,与-公路入口处交汇,距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韩山是沭阳最高峰,海拔66.08米,占地0.48平方公里。镇域面积65平方公里,可耕地近4万亩,辖12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4万人。
韩山为清朝时境北重要镇之一,明末清初即为镇。境内有韩山、孤山两座山。光绪末年,韩山掘出六朝古墓,出土剑、瓶各一,五铢钱无算。韩山南麓曾建楚王庙,祭祀韩信。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于此练兵习武,韩山由此得名。孤山玲珑,古时有白云缭绕,“孤山白云”曾在清代被誉为“沭阳八景”之一,现已无此壮观。
韩山镇自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韩山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7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韩山镇为2017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文化旅游:
洪湾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宋庄村洪湾组,是一处汉代聚落遗址。洪湾遗址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左右。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地表暴露有少云雷纹瓦当,绳纹板瓦残片,泥质灰陶罐、
小山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西南约300米处,韩山的阳面,据说此山因淮阴侯韩信曾在此驻兵而得名,为一处西周至汉代的遗址,性质不明。小山头高约35米,遗址自山顶向南侧山坡分布,形状不
沈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东北范圩村十二组(原为朱沈村五组或沈墩组),是一处宋代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仅厚约0.5米,遗物稀少。
后马墩遗址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东北吕庄村七组的一处宋代村落遗址,东为吕范路,路东为八组。遗址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约11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高出地表约3米左右。灰黑色的文
石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石平村四组,北为小徐庄,西南距五组约300米,东距温道春家约50米,为一处宋代村落遗址。遗址分布在土墩上,墩上面为约1米厚土层,土层下为山石,故当地老百姓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设置韩山镇。
民国时期置韩山乡。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置韩山乡。
新中国建国初期置韩山乡。
1958年设立韩山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韩山乡。
1987年撤乡改置韩山镇。
2021年撤销韩山镇、官墩乡,设立新的韩山镇。
明朝抗击倭寇时,官军在现官墩街北首的小山上筑土墩作防御工事,称官筑墩而得名。…[详细]
汉朝大将韩信曾于此练兵习武,韩山由此得名。…[详细]
因驻地韩山街西边而得名。1980年韩西大队从韩山大队划分出来。1983年更名为韩西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韩西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1958年设立范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范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朱沈村村民委员会与范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范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吕庄而得名。1958年设立吕庄大队。1982年更名为大吕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大吕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刘姓、徐姓较多而得。1958年设立朱刘孤大队。1962年更名为刘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刘徐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孤山村村民委员会与刘徐村村民…[详细]
因靠近新沂河边而得名。1958年以前为农业合作社。1958年设立沂兴大队。1983年更名为沂兴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凤沂村村民委员会与沂兴村村民委员…[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宋庄而得。1958年设立宋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宋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顺河集而得名。1958年设立顺河集大队。1983年更名为顺河集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大吴村村民委员会与顺河集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顺…[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赵口而得名。1958年设立赵口大队。1983年更名为赵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石墩而得名。村内有一个石墩未露出地面且与地面齐平,故名。…[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桔园而得名。1962年设立桔园大队。1983年更名为桔园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周杨村村民委员会与桔园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桔园村村民…[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尚庄而得。1958年设立尚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尚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贾吕村村民委员会与尚庄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尚庄村村民委…[详细]
两村合并时,两个村名各取一字而得名。2001年戴洼村村民委员会与万山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戴山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官墩乡。2021年行政区划变更,隶属韩…[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姜庄且地势较低故名。1958年设立姜庄大队、赵圃大队。1982年更名为姜庄村村民委员会、赵圃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姜庄村村民委员会与赵圃…[详细]
以境内花庄和小圩两个自然村来命名。1958年设立花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花圩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官墩乡。2021年行政区划变更,隶属韩山镇。…[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尤庙而得名。1958年设立尤庙大队。1966年更名为东风大队。1982年更名为尤庙大队,1983年更名为尤庙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官墩乡。20…[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所房而得名。1958年设立所房大队。1983年更名为所房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前所房村村民委员会与所房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所房村村…[详细]
因驻地位于当时官墩乡南面而得名。1958年设立南庄大队。1982年更名为南庄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官墩乡。2021年行政区划变更,隶属韩山镇。…[详细]
清同治元年,郁魁选领建土圩故名。1958年设立郁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郁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郁东村村民委员会与郁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郁…[详细]
寓意农业大丰收而得名。1958年设立青枣大队。1982年更名为青草大队。1983年更名为青草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更名为丰收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官墩乡…[详细]
因文革期间宋庙大队各项工作先进,而更名先锋大队。…[详细]
两村合并友好合作之意,故名。1958年设立唐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酒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沈杨村村民委员会与酒店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友谊村村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