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庙镇 | 隶属:沭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2118 | 代码前6位:321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79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龙庙镇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相传因纪念龙王三太子建龙王庙而得名。
一、概况
龙庙镇地处沭阳县城东北新沂河北岸,距沭城13公里。因靠近龙王庙而得名。东与官墩乡交界,西与扎下镇接壤,北与万匹乡、华冲镇为邻,境内有324省道贯穿东西,温州路经沂河淌一直延伸到324省道,是龙庙又一交通要道,它大大缩短龙庙与沭城的距离,使龙庙区位优势更加凸现。全镇地形略成正方形,镇域面积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约5万人。境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主要支柱产业是畜牧家禽养殖、木材加工和大棚蔬菜生产。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针对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龙庙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龙庙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龙庙镇榜上有名。
民国时期(1934年),设置龙庙乡。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1940年以后),置龙庙乡。
新中国建国以后(1952年),置龙庙区、龙庙乡。
1958年设立龙庙人民公社。
1966年更名为向阳人民公社。
1981年复名龙庙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龙庙乡。
2000年撤乡改置龙庙镇。
因驻地龙庙街而得名。龙庙兴集始于清代,因靠近东龙王庙,故名。…[详细]
因当时自然村庄较为零散,解放后驻地政府对这些零散村庄进行整合,故称联合。…[详细]
因该村仲姓较多且地处沭河迂曲处而得名。1958年设立仲湾大队,1983年更名为仲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民多以朱姓为主而得名。1958年设立朱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朱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中赵姓居多,故名。1958年设立赵庄大队。1982年更名为赵家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赵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村中多为葛姓居住,房屋比较密集,形成巷而得名。…[详细]
过去沭河决口,流沙在此冲击成堰,故名。1958年设立沙堰大队。1983年更名为沙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葛姓族人在村中建一花厅,在当地比较有名,故称该地为花厅。后分设东花厅、西花厅两个村。…[详细]
为纪念抗战烈士章兴义而得名。解放初期设立兴义乡(小乡)。1958年更名为苗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庙庄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兴义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该地原为沭阳通往房山、阜宁、新沂的交叉路口,原称岔路口。后分设两村,此村在前,故名。…[详细]
因该村聂姓较多且地处沭河迂曲处而得名。1958年设立聂湾大队。1983年更名为聂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民以庄姓为主且村中大小池塘较多,故名。…[详细]
2001年河埃村村民委员会与孙牌坊村村民委员会合并时,因孙牌坊曾名红光村,故取红光、河埃两个村名首字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