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拨川汉铁路公司白银200万两购买机器,选址苏家坝设局,铸造铜元(货币),铜元局街道因此得名。

花园路街道因境内原有花园村而得名。

南坪街道因南宋将领张珏为抗击元军在南岸筑南平关(后称南城坪)而得名。

海棠溪街曾有发源于南山北坡小溪一条,溪边多海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盛夏洪流大江灌溪中,三五之夕,月光激射,江波喷发似朵朵海棠状而得名。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在长江边两列石梁处,有人刻“龙门”二字于其上;清代,王尔鉴纂《巴县志》时将“龙门浩月”收入古巴渝十二景,龙门浩街道因而得名。

弹子石街道因江边原有三尊巨形柱石,支撑着一圆形巨石,其形似“弹子”而得名。

南山街道因地处重庆主城区的南山风景区核心地带而得名。

因辖区内曾有明末寺庙天文寺而得名。

相传,宋将张珏为抗击元军在南岸筑城,史称“南城”即“南城坪”,后取名“南坪场”,继而演变成“南坪镇”。

涂山镇因传说“禹娶涂山”及清代文人陈竹坡在境内涂山腹壁镌刻“涂山”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而得名。

鸡冠石镇因朝天门沿长江东下10千米处有一巨石顶部形似鸡冠而得名。

峡口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长江铜锣峡口而得名。

长生桥镇因境内曾有一座名“长生桥”的石桥而得名。

迎龙镇因境内有古庙迎龙寺而得名。

广阳镇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境内设有广阳场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