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巴扎藏族乡

地名:巴扎藏族乡隶属互助县
行政代码:632126203代码前6位:632126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车牌代码:青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522.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117人
人口密度:约1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巴扎藏族乡因明末清初时,该地受一牛姓的藏族部落头目统治,藏语“牛家”为“巴扎”,故名。

基本介绍:

巴扎藏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50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1%。面积522.1平方千米。辖抓什究、峡塘、甘冲沟、甘冲口、学科滩、彩隆、元甫、柏木峡8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巴扎乡,1956年改设巴扎藏族乡,1958年并入北山公社,1961年分设巴扎公社,1983年复设巴扎藏族乡。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互助县设立五区,巴扎由第五区管辖。

1951年,巴扎改隶八区。

1952年7月,合并加定、巴扎、松多为北山藏族区。

1953年10月13日,建立巴扎藏族乡。

1958年8月30日,巴扎、加定2藏族乡合并为北山公社。

1961年8月23日,北山公社分设巴扎藏族乡。

1968年3月7日,巴扎藏族乡改为公社。

1983年4月,巴扎公社改为巴扎藏族乡。

朝阳山公园
抓什究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抓什究村原名抓希究,藏语吉祥顺利的意思。解放建政时又称寺甘兰村,藏语意为黄刺茂盛的地方,1986年,更名为抓什究村。…[详细]

财隆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始建于明朝年间,最早牛氏户藏族迁居此地,“财隆”财隆原名“寺干兰”,当地方言意为黄刺多的地方。…[详细]

甘冲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甘冲”为当地方言,意为一条大沟,故名。…[详细]

甘冲口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方言,一个大沟口之意,故名。1958年前和甘冲沟村为一个大队,叫甘冲,1958年后分开,正式命名为甘冲口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学科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学科村,又称学科塘,当地方言大沙梁之意,故名。…[详细]

元圃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圃村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巴扎藏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柏木峡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柏木峡村因以前有大量柏树得名。1983年正式命名为柏木峡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峡塘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峡塘,当地方言,峡内有大片河滩之意,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巴扎藏族乡面积相当:
到巴扎藏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巴扎藏族乡特产与美食
巴扎藏族乡特产与美食
巴扎藏族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互助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