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东和乡

地名:东和乡隶属互助县
行政代码:632126207代码前6位:632126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车牌代码:青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98.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4万人
人口密度:约13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了东和乡,取“东面和平”之意。

基本介绍:

东和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7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10%,还有藏族。总面积98.5平方千米,辖宋家庄、尕寺加、柳树沟、克麻、姚家沟、小桦林、元山、山城、李家庄、大庄、魏家滩、袁家庄、麻吉、新庄、大桦林、黑庄、朱家台17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东和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东和公社,1983年复设东和乡。

历史沿革:

1949年,沿旧制设东和乡。

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

1961年,分设东和公社。

1983年,复设东和乡。

朝阳山公园
宋家庄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查,明朝朱元璋当政时(公元1368年)宋氏世居,南京朱子巷为民,据传说因民众无理冒犯皇帝,朝廷将该巷全部百姓发配西北沙陀国流进青海西川马保堡居住,后…[详细]

大桦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民口述,宋朝末年(公元1278年),随着人口流动、迁移,人们选择有山水田林的地区居住,当时这里树木成荫、溪流潺潺、鸟语花香,但是在这渺无人烟的地方…[详细]

小桦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理形状类似大桦林,且与此毗邻,面积略小,故取名为小桦林村。…[详细]

黑庄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为黑土地,故得名黑庄村民委员会。1983年撤社设乡,定名为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黑庄村,并成立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克麻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克麻”一词源于藏语的称谓,即为“红土丫壑”的意思。旧时此地多居藏族,故地名也以藏语称谓。…[详细]

李家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1914年从威远镇卓扎滩迁入李姓人家而将该地命名为李家庄村。…[详细]

柳树沟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年间,本村内生长柳树。被命名为柳树沟村。…[详细]

麻吉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本村有一户麻家,有钱有势,全村别姓的农户由这家人来管控,建村时就由他家的姓来建村命名为麻吉村,麻字代姓,吉字代表吉祥。…[详细]

山城村

互助县东和乡山城村全村共有4个社,202户,758人,劳动力410人,现有耕地2470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油菜、蚕豆、洋芋、食用菌为主。山城村地…[详细]

魏家滩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年间,哈拉直沟魏姓人氏迁入而居住,故名魏家滩村。…[详细]

新庄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庄村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东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姚家沟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年间,东沟乡姚马村姚姓人氏迁入而居住,故得名姚家沟村。…[详细]

元山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在清朝末年至民国二十年间(公元1919-1931年),建村时当地有一座园形山称元山坡,以元山坡为圆心,围成扇形似的半圆,故命村名元山村。…[详细]

袁家庄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明时期,吐蕃游牧民居住此地。后定居为农耕农户。少户为地主,其它户为松番寺寺院佃户。当时居住户少,袁姓户中有人居官老爷,故名袁家庄村。…[详细]

朱家台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姓人家最前落户,所以叫朱家台村,故名。…[详细]

尕寺加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尕寺加村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东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大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庄村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东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还有2个地名与东和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东和乡面积相当:
到东和乡必去著名景点

东和乡相关名人

东和乡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互助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