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骆峪镇 | 隶属:周至县 |
行政代码:610124118 | 代码前6位:6101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代码:陕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63人 |
人口密度:约5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此地为古骆国地,山谷初名骆谷,为汉唐川汉交通要冲,后更今名。
基本介绍:
周至县辖镇。1949年前设骆峪乡,1951年仍设骆峪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15公里。面积91.6平方公里,人口0.8万。南环公路支线经此。辖向阳、神灵寺、尚兴、骆峪、新村、复兴寨、黄家湾、红旗、双合、韩家山、串草坡、碾子坪、茅草坪13个村委会。北部为山外沿山丘陵塬坡区,南部为秦峪浅山区。西骆峪河由南向北流过。骆峪水库库容659万立方米,两岸山峰倒映,是旅游度假理想去处。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山区种植豆类、马铃薯,四季豆有名。畜牧以肉牛为主。产柿子、生漆、苹果、核桃。乡镇企业有农机、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境内已开采的矿产有石英石、白云石、铜矿。铜场沟有古
文化旅游:
暖泉寺位于周至县骆峪镇田家梁村,年代为清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20米。
骆峪古城遗址位于周至县骆峪镇骆峪村,年代为商迄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基址。
历史沿革:
清雍正年间,辖境归师家所。
1912年,归马召乡。
1949年后,属马召乡。
1950年,成立马召区第三乡,辖西骆峪和峪内串草坡等18村。
1958年,属广济公社骆峪管理区。
1978年,改为骆峪公社。
1983年,改设骆峪乡。
2011年10月改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家湾社区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骆峪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古骆国而得名。1958年为广济公社骆峪管区骆峪村生产大队。1984年队改村,为骆峪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向着光明而得名。1966年得名向阳村。之后为广济公社骆峪管区向阳村生产大队。1984年队改村,为向阳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复兴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骆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沈岭”谐音为“神灵”,故有了神灵山村名。神灵山的村民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崇尚文明,希冀人畜兴旺而得名。1984年队改村,为尚兴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村民委员会正式设立。2016年撤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在红土崖下及红旗飘扬而得名。1958年为广济公社骆峪管区红旗村生产大队。1984年队改村,为红旗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