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丰乐镇 | 隶属:肃州区 |
行政代码:620902113 | 代码前6位:6209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7 | 邮政编码:735000 |
车牌代码:甘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72人 |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丰乐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濒丰乐河东岸而得名。
酒泉市辖乡。1950年设丰乐、红寺、大庄、中截乡,1958年设全丰公社,1959年更名为丰乐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70公里。面积88.4平方公里,人口0.8万。兰新铁路由乡境北通过,有公路与312国道连接。辖涌泉、小坝、大庄、前所、梁渠、下庄、中截7个村委会。地处祁连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坡度大。乡镇企业有农修厂、水泥厂、汽车队、石棉矿、萤石矿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碗豆。以产杏和长把梨著称。境内有汉墓群一处,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丰乐镇为2024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1949年以前,属河东乡、河西乡。
1950年,为河西区的丰乐、红寺乡及上河清大半、河东区(九区)的大庄、中截乡。
后几经分合。
1958年,由大庄、中截乡合并成立全丰公社。
1959年,改名丰乐公社。
1983年,改为丰乐乡。
2024年,丰乐乡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明代村堡——大庄堡而得名。按:大庄堡,明代城堡名,因肃州卫前所驻军的大庄子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明代肃州卫7个千户所之一的″前所″驻地而得名。按:″前所″,与″后所″相对,″前所″位于″卫城″南,后所位于″卫城″北,遗址在今嘉峪关市峪泉镇断山…[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至清中叶称“甘坝口”,意为“坝口流出的水清冽甘甜”,而民众则称“干坝口”,清末该地出了文人为官,以为“俗称”不雅,依据“黄草坝”、“榆林坝”之称谓…[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丰乐河——河东头坝中段而得名。按:头坝上截灌区属今“大庄村”,下截灌区属今清水镇“半坡村”,中截灌区则为“中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二坝村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丰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