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留春乡 | 隶属:定州市 |
行政代码:130682203 | 代码前6位:130682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3万人 |
人口密度:约4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因乡政府驻东留春村而得名。明永乐二年春季,村名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名留春,后来发展为东西两村,称为东西留春。
定州市辖乡。1961年建东留春公社,1982年改乡。1994年佛店乡并入。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东留春、西留春、西王耨、大王耨、董家庄、邵村、北邵村、北大定、马阜才、东阜才、刘家店、渠闲、齐家庄、佛店、西柴里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乡镇企业主要有纺织配件、建筑等业。
1953年,属东留春、邵村、大王耨乡。
1958年,属叮咛店公社。
1961年,析出,建东留春公社。
1982年,改置东留春乡。
1994年,佛店乡并入。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永乐二年春季,村名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名留春,后来发展为东西两村,称为东西留春。…[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是邵村一部分,1982年批准单独建村,因在邵村以北,故名北邵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春季,村名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名留春,后来发展为东西两村,称为东西留春。…[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代永乐年间,始有邵氏迁来建村,故名邵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王氏兄弟奉诏由山西迁来定居。老大建村后为大王耨,老二建村后为小王耨,后改名为西王耨。…[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始有董氏迁来定居,故名董家庄。…[详细]
大王耨村位于东留春东2.5公里。是原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孙志远的故里。…[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有齐氏迁来立庄,故名齐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以前建村,因地势低洼,夏季积水,故原名西洋村,到北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佛殿,以后演变为佛店。…[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是孟良河、草场沟、马刨泉的交叉汇集之头,而得名渠头。…[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柴里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东留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阜才、东阜才、胡阜才原为一村,后因发水将村冲毁,搬迁为三个村,马姓新建称马阜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埠太迁居时以姓氏得名种埠才,后更名为杨阜才,1949年改称东阜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始有刘氏迁来建村,以开店为业,故名刘家店。…[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因水灾,雨民国6年由大定村迁来定居,民国26奶奶与大定村分为两村。因在沙河北岸立址,故名北大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