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 > 商丘市 > 虞城县 > 古王集乡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古王集乡

地名:古王集乡隶属虞城县
行政代码:411425215代码前6位:4114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车牌代码:豫N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02万人
人口密度:约50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原名“黑堌寺”,宋仁宗时王尧臣中状元,更名“王集”。清同治三年(1864年),以状元台为中心筑寨,俗名“鼓心王集”。1981年以谐音,改名“古王集”。

虞城县 仓颉墓
基本介绍:

虞城县辖乡。1958年建王集公社,1965年并入贾寨公社,1975年复建王集公社,1983年改古王集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2.8万。辖古王集西、古王集东、李大夫庄、王小楼、刘小庙、翁庄、大李楼、苗庄、潘耿庄、官庄、荣庄、潘小楼、南祝庄、沈平楼、左窑、南李楼、大马庄、侯楼集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面粉加工、棉花加工、水泥预制板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古迹有造字鼻祖仓颉墓、西汉石棺墓、状元台等。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古王集乡上榜商丘市2024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1956年设王集乡,属虞城县。

1958年称王集公社。

1965年并入贾寨公社。

1975年复置王集公社。

1981年更名古王集公社。

1983年改称古王集乡。

虞城县 仓颉墓
王集西村

原名黑堌寺。北宋嘉祐元年(1056),礼部侍郎王尧臣更名王集,清同治三年(1864),以状元台为中心筑寨,俗称鼓心王集,又名古王集。1958年分设王集…[详细]

潘耿庄村

潘耿庄村:位于古王集乡东北部,紧邻王集西村,辖潘耿庄、大王庄、刘庄、张祝庄等四个自然村。…[详细]

王集东村

原名黑堌寺村。北宋嘉祐元年(1056)礼部侍郎王尧臣更名王集,清同治三年(1864),以状元台为中心筑寨,俗称鼓心王集。又称古王集。1958年分设王集…[详细]

荣庄村

清乾隆年间,荣庄原系马武的佃户庄。马武入京盗窃皇宫被通缉,曾氏改为曾庙、曾楼,后来仍称荣庄。…[详细]

潘小楼村

原名潘老家。清代末年,潘姓富人为防外来侵犯,建高楼一座,后人更名为潘小楼。…[详细]

左窑村

明代年间,左氏祖先从山西洪桐县迁居此地,根据本地土质特征和做盆罐的手艺,建了盆罐窑,生意红火,为此取名为左窑。…[详细]

官庄村

原名为大盗马武的下庄子。清乾隆元年(1736),马武案发外逃,此庄入官,故得名官庄。…[详细]

南祝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祝氏从山西迁此定居,因庄小人稀,得名小祝庄。后更名为南祝庄。…[详细]


以下地名与古王集乡面积相当:
到古王集乡必去著名景点

古王ul class="listmore">
  • 王尧臣 (1003~1058) 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 沈鲤 (1531~1615) 应天书院
  • 杨悫 应天书院
  • 杨镐 (?~1629) 明末将领
  • 古王集乡特产与美食
    古王集乡民俗文化
    虞城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