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

地名:稍岗镇隶属虞城县
行政代码:411425110代码前6位:4114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车牌代码:豫N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03.2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17万人
人口密度:约59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传传古时自山东单县黄岗至此有十八岗,因在末尾一个岗上建村,故名“稍岗”。

基本介绍:

稍岗镇位于虞城县东10公里,辖43个行政村,6.2万人,10.08万亩耕地,陇海铁路和310国道分别穿乡而过。

近来来,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强农重工,科技兴乡""的思路统揽工作全局,促使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方面,强力推进了产业步伐,加快了农业实用技术转化力度,建成了万亩瓜套棉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和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工业上,突出抓好了以钢卷尺为支柱的民营企业。目前,该乡已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138家,其中投资50万元以上的27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3家,全乡年产卷尺1.5亿只,占全国钢卷尺总产量的85%,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韩

+查看详细稍岗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稍岗镇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稍岗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稍岗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稍岗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稍岗镇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1948年为第四区。

1954年改稍岗区。

1955年设稍岗乡,属虞城县。

1958年称稍岗公社。

1961年属杨集区。

1965年重建稍岗公社。

1983年称稍岗乡。

2005年三庄乡并入稍岗乡。

2024年撤乡设稍岗镇。

虞城县 仓颉墓
稍岗村

传传古时自山东单县黄岗至此有十八岗,因在末尾一个岗上建村,故名“稍岗”。…[详细]

冯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冯景明迁此定居建村,取名冯庄。…[详细]

张灿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张氏先祖张灿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定居,以姓名命村名为张灿庄。…[详细]

后吴庄村

后吴庄村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宋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宋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居住,取名宋庄。…[详细]

新建村

新建村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前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庄村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赵庄村

清康熙三十年(1691),赵氏自山东单县迁此定居,取名赵庄。…[详细]

范集村

范集原名关城。明洪武四年(1371),范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明崇祯元年(1628),改为纶城,明末兵部侍郎(范志宪)被奸臣陷害致死,后人民为纪念他…[详细]

代庄村

清顺治四年(1647),戴氏迁此定居,取名戴庄,今无戴氏。清同治元年(1862),谢氏兄弟二人自本县大杨集迁此定居,清同治三年(1864)李景昌又自夏…[详细]

任武村

明洪武三年(1370),张沈二姓迁此定居,因此处有一庙,取村名为张沈庙。后因亳(州)-济(宁)大路开通,商客云集。其中谢、杜、任三人比较要好,明永乐元…[详细]

前李楼村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李氏三兄弟从后李楼迁此定居,建村时称前场,清道光十七年(1837),李登魁在村中建楼后,改称前李楼。…[详细]

范庄村

清康熙元年(1662),范邦德四兄弟自范老庄迁此定居,取名范庄。…[详细]

南庄村

清道光三年(1844),南氏先祖南富安从夏邑朱集迁到老虞城东南定居,全村别无他姓,沿袭至今仍称南庄。…[详细]

李集村

明景太元年(1450),李氏在此地建了一个庄子,本村大多数都是本乡李邢庄迁来的,同时起集,故此叫李集。…[详细]

朱花园村

清代,因朱姓居多村东南角有花园,故名。1949年属第四区。1954年称朱花园行政村,属虞城县稍岗区。1956年称朱花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稍岗乡。1…[详细]

王烟墩村

明洪武五年(1372),王氏祖先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定居,因近处有峰火台一座,故取名王烟墩。…[详细]

包庄村

包庄原名高庄。宋宣和二年(1120),包氏任秘监,一次出巡至高庄,视其地利,遂在此立家,易名包庄。…[详细]

李新集村

据传元末,郭氏在此盖庙建村,称“郭小庙”;后因李新为首起集,更名“李新集”。…[详细]

刘寨村

明洪武七年(1375),刘氏迁此定居,取名为刘庄,后因兵患,清咸丰六年(1857),刘氏十三世刘清芳率众筑寨打墙,后来改村名为刘寨。…[详细]

大袁庄村

清嘉庆十年(1806),袁氏十世先祖从袁老家迁此定居,取名大袁庄。…[详细]

曹庄村

明洪武元年(1368),曹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曹庄。…[详细]

李邢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李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称李庄,后出一秀才李行,人称李善人,为纪念其人,遂易名为李行庄,后误写成李邢庄。…[详细]

杨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杨氏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杨庄。…[详细]

韦店集村

韦店集村:位于稍岗镇西南部,包括8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975亩,共有2160人。…[详细]

李举人楼村

清代时期,因李氏赶考,中举人遂建楼,故名李举人楼。…[详细]

张庄村

清康熙三十年(1691),张氏自山东成武迁此建村居住,称村名为张庄。…[详细]

王老家村

明洪武五年(1372),王氏先祖王中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当时为朱塚村,朱姓已无后,后来改成王老家。…[详细]

三庄集村

明初称“邢家店”,天启五年(1625年)更名“兴安集”,康熙年间改名“三庄集”。…[详细]

三庄村

明崇祯十七年(1644),因战乱,许庄、红三庙、范庄筑墙建寨合成一起,定名三庄。…[详细]

河底村

河底村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桃树集村

唐天宝四年(745),村人陶氏于好友在村中饮酒,正逢桃花盛开,乘兴取村名桃花镇,明洪武年间,起集,当时为水旱码头,交通枢要,遂易村名为桃枢集。…[详细]

杨楼村

清乾隆四年(1739),杨氏先祖自虞城迁此居住,并建楼一栋,故名杨楼。…[详细]

佟庄村

清康熙年间,佟氏在此建村,故名佟庄。1949年属第四区。1954年称佟庄行政村,属虞城县稍岗区。1956年称杨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三庄乡。1958…[详细]

滚轮庙村

滚轮庙原称刘庄。相传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堤口,滔滔黄水将至刘庄之际,丈高水头前出现银发老翁,手举一车轮向空中三晃,黄水既绕村而过,免于灾难…[详细]

史河村

明代初年,史姓先祖迁此居住建村,因村内一条东西大河,取名为史河。…[详细]

赵桥村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赵姓十四世人在村南修石桥一座,树碑一座,称赵桥。…[详细]

尚庄村

明洪武年间,尚氏先祖最先迁此建村居住,故称村名为尚庄。…[详细]

高堂村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刘姓迁此居住,当时为高家池塘,人称高家塘子,后称村名为高堂。…[详细]

黑刘庄村

明洪武四年(1371),黑、刘两姓自山西洪洞县同时迁此定居,各建一村,以姓命名,清康熙九年(1670),二村合一村,故名黑刘庄。…[详细]

前王庄村

清康熙年间,王氏居此建村,因居后王庄之前,故名前王庄。…[详细]

孙楼村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孙氏自县城三里河迁此居住,置田数百亩,人称万贯户,清道光二十八(1848),建楼一座,取村名为孙楼。…[详细]

何庄村

清康熙七年(1668),何氏自县城(今利民镇)迁此定居,取名何庄。…[详细]

裴口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裴氏先祖最先迁此建庄居住,因居柳公河口,取村名为裴口。…[详细]


以下地名与稍岗镇面积相当:
到稍岗镇必去著名景点

稍岗镇相关名人

惠楼山药
  • 虞城荠瞞l" class="blue" rel="nofollow">虞城苹果
  • 虞城红富士苹果
  • 稍岗镇排行榜
  • 虞城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 (第1名)
  • 虞城县各街道乡镇辖区面积排行榜 (第1名)
  • 稍岗镇相关
  • 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 2024年淘宝镇
  • 2024年淘宝镇
  • 2024年淘宝镇
  • 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 虞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 虞城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 稍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 稍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 稍岗镇概况
  • 虞城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