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

地名:武陵山乡隶属涪陵区
行政代码:500102208代码前6位:500102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8000
车牌代码:渝G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03.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518人
人口密度:约4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武陵山乡因境内有武陵山脉而得名。

基本介绍:

武陵山乡位于武陵山脉乌江下游东岸,距涪陵城区42公里,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2003年,武陵山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坚持以-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涪陵区“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和133奋斗目标,按照既定的思路,心无旁骛谋划地方经济发展,乡域经济凸现出特色魅力。

(一)地理位置

武陵山乡位于北纬29°26′—29°31′,东经107°30′—107°35′之间。地处涪陵区东南端,座武陵山脉,滨乌江河道,与武隆仙女山一脉相承。东与武隆县木根接壤,东北与武陵山林场边界,北与山窝乡毗邻,西北与白涛镇紧连,西与武隆县兴顺隔江相望,南与武隆县白马镇连山邻水。全境南北15

+查看详细武陵山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武陵山乡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武陵山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武陵山乡为2024年国家园林城镇

2024年1月,武陵山乡入选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24年7月,武陵山乡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文化旅游:

武陵山大裂谷

武陵山大裂谷,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涪陵区城东南约45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地球上最古老的“伤痕”—剧烈地壳运动所致绝壁裂缝称奇,有着“中国第一动感峡谷”美誉。景区

涪陵石夹沟

简介 石夹沟景区位于涪陵区东南约45公里的武陵山乡(原龙塘乡)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属著名的武陵山脉西南段,面积约30平方公里。景区山势奇峻多姿,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空气清新宜人,

历史沿革:

清代,属涪州东里;清末,属涪州第二区(驻清溪镇)。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涪陵县第七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隶属涪陵县第五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属四川省武隆设治局。

1950年初,设龙塘乡。

1958年11月,龙塘乡划归涪陵县白涛区。

1992年撤区并乡,龙塘乡并入山窝乡。

1995年11月,山窝乡析置龙塘乡。

2004年,龙塘乡更名武陵山乡。

磁器口古镇
茶园坝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其周围种植了许多茶树而得名,于2024年设立茶园坝社区,同时成立居民委员会。…[详细]

百花桥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附近的小河边有座小桥名叫百花桥,是连接水淹堂(塘)村到田坝村的石拱桥,当地人为了不希望让水淹了桥和田坝,希望小桥的周围和田坝上开满百花,和田坝上…[详细]

石夹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处山沟,两边都是高山,故称石夹沟村。…[详细]

武陵山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紧挨武陵山,故名武陵山村。1949年为茶园村,属武隆县龙塘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茶园大队,属武隆县龙塘公社。1959年划归涪陵县白涛区辖。…[详细]

金子山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的山顶上有一座庙,庙西北坡面有五硝溶洞,其中金狮洞内有一石台形似狮子,当地人将此山取名金狮山,又因传说地下有金子,后名金子山,故得名金子山村。…[详细]

角帮寨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唐朝原名穆角寨,又因村的地形像一只牛角,故后来得名角帮寨村。…[详细]

乐道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的时候,八路军路过此地段,上树砍柴把柴刀把落掉了,人们就把此地称为落刀坝,后谐音取名乐道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武陵山乡面积相当:
到武陵山乡必去著名景点

武陵山乡相关名人

武陵山乡特产与美食
武陵山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涪陵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