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十字街道 | 隶属:沭阳县 |
行政代码:321322004 | 代码前6位:321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7 | 邮政编码:223800 |
车牌代码:苏N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社区 |
十字街道清以前称为十字桥、十字街。清咸丰年间耿姓修桥,因横河竖桥,取名十字桥,后成立十字街道。
十字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管理17个居委会;
以原沭城镇孙圩、蒲荡、施圩、南汤圩、前屯、学宜、赵解、周圩、蚕种场、王涧、东南、龙汪、十字、十字果园、西张圩、戴圩、陈陆17个居委会区域设立十字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十字居委会康居大道11号;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设置十字桥镇。
民国初期置十字乡。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置十字乡。
新中国建国初期置十字区、十字乡。
1958年设立十字人民公社。
1983年复名十字乡。
2000年改置十字镇。
2005年撤销十字镇并入沭城镇,设立十字社区。
2013年撤销沭城镇,设立沭城、南湖、梦溪、七雄、十字、章集等6个街道。
因驻地十字街而得名。1958年设立十字大队。1983年更名为十字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十字社区居民委员会。2007年黄渡村村民委员会与十字社区…[详细]
1958年设立大庄大队。1982年更名为龙汪大队。1983年更名为龙汪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龙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沭城镇撤镇设街,划归…[详细]
十字果园社区:位于十字街道东南1公里处。…[详细]
1958年设立戴圩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光大队。1982年更名为戴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戴圩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随十字镇并入沭城镇。2007年…[详细]
因村内陈姓、陆姓较多而得名。1958年设立陈陆大队。1983年更名为陈陆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随十字镇并入沭城镇。2007年更名为陈陆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1958年设立王涧大队。1983年更名为王涧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王涧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沭城镇撤镇设街,划归十字街道办事处,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内张姓多且筑圩而得名张圩,后因处在原张圩乡张圩社区居委会西边,故名。…[详细]
1958年设立周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周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沟西村村民委员会与周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的周圩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详细]
明代曾在此屯兵,因位于后屯之南,故名。1958年设立张圩大队。1960年更名为前屯大队。1983年更名为前屯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前屯社区居民…[详细]
因村内赵姓、解姓多而得名。1958年设立赵解大队。1983年更名为赵解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赵解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沭城镇撤镇设街,划归…[详细]
为纪念抗战烈士徐学宜而得名。1958年设立学宜大队。1983年更名为学宜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更名为学宜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十字镇。2005年随十字…[详细]
因境内有自然村大蒲荡、小蒲荡而得名。1958年设立蒲荡大队。1983年更名为蒲荡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蒲荡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沭城镇撤镇…[详细]
1958年设立施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施圩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施圩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沭城镇撤镇设街,划归十字街道办事处,沿用至今。…[详细]
1958年设立孙圩大队。1983年更名为孙圩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孙圩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沭城镇撤镇设街,划归十字街道办事处,沿用至今。…[详细]
因驻地自然村汤圩而得名汤圩。后因有汤圩在北边,位于原万匹乡,故名。…[详细]
因驻地位于十字街道东南方而得。2001年杨荡村村民委员会、赵桥村村民委员会、蒋魏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东南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十字镇。2005年随十字镇…[详细]
因蚕桑种植得名,原是沭阳县蚕种场而得名。…[详细]